【廣告】
濕式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濕式除塵器的除塵原理屬于短程機制,主要是在除塵器內(nèi)含塵氣體與水接觸有如下過程:溫暖粒與預先分散的水膜或霧狀液相接觸;含塵氣體沖擊水層產(chǎn)生鼓泡形成細小水滴或水膜;較大的粒子(如大于lmm)在與水滴碰撞時捕集,捕集效率取決于粒子的慣性及擴散程度。因為水滴與氣流間有相對運動,并由于水滴周圍有環(huán)境氣膜作用,所以氣體與水滴接近時,氣體改變流向繞過水滴.而塵粒受慣性力和擴散的作用,保持原軌跡運動與水滴相撞。這樣,在范圍內(nèi)塵粒都有可能與水滴相撞,然后由于水的作用凝聚成大顆粒,被水流帶起。這說明,水滴小且多,比表面積加大。接觸塵粒機會就多,產(chǎn)生碰撞、擴散、凝聚效率也高。塵粒的容重、粒徑與水滴的相對速度愈大,碰撞凝聚效率就愈高;而液體的黏度、表面張力愈大,水滴直徑大。分散得不均勻,碰撞凝聚愈低。設備試運轉的好壞,直接影響其能否能投入正常運轉,如處置不當,袋式除塵器很可能會很快失去功效,因而,做好設備的試運轉必需仔細和謹慎。實驗與生產(chǎn)經(jīng)驗表明,親水性粒子比疏水性粒子容易捕集,這是因為親水性粒子很容易通過水膜的緣故。此外,當塵粒直徑和密度小,除塵效率明顯降低。為了解決疏水性粉塵和細微粒子效率低的問題,可以往水中加入某些約劑來提高除塵效率。
脈沖反吹清灰脈沖反吹清灰方式是對前述反吹清灰方式的反向氣流給與脈動動作的清灰方式,它具有較強的清灰作用,但要有能產(chǎn)生脈動作用的機械構造。由于清灰作用較強,如采取部分濾袋逐次清灰時,則不需要分室結構形式。
聲波清灰,這種清灰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用聲波清灰器,使除塵布袋產(chǎn)生振動而達到清灰的目的。這種清灰方式功耗小,對除塵設備的損耗也比較小,但是就是太貴了。
清灰是布袋除塵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影響因素。布袋除塵器常用的清灰方式主要有三種:即機械清灰、脈沖噴吹清灰和反吹風清灰。對于難于清除的粉塵,也可同時并用兩種清灰方式,如采用反吹風和機械振動相結合清灰以及聲波輔助清灰。機械清灰是指利用機械振動或搖動懸吊除塵布袋的框架,使除塵布袋產(chǎn)生振動而清灰的方法。定期檢查高壓電源及整流裝置是否工作正常,電壓、電流是否能達到正常值。機械清灰時為改善清灰效果,要求停止過濾情況下進行振動。但對小型除塵器往往不能停止過濾,除塵器也不分室。因而常常需要將整個除塵器分隔成若干袋組或袋室,順次地逐室清灰,以保持除塵器的連續(xù)運轉。
振動清灰方式,利用機械裝置振打或搖動懸吊濾袋的框架,使濾袋產(chǎn)生振動而清落灰塵,圓袋多在頂部施加振動,使之產(chǎn)生垂直或水平的振動,或者垂直或水平兩個方向同時振動,施加振動的位置也有在濾袋中間位置的。
振動清灰的強度可由振動的加速度來表示,清灰強度和振動頻率的二次方與振幅之積成正比。但是,振動頻率過高時,則振動向全部濾袋的傳播不夠充分,而是有一個比較合適的范圍。采用振動電機時,一般取振動頻率為20-30次/s,振幅為20-50mm,減少振幅,增加頻率,能減輕濾布的損傷,并能使振動波及與整個濾袋。除塵機在過濾過程中,灰顆粒會慢慢積聚在濾料表面形成一層粉塵灰層,需要進行清灰。對于黏附性強的粉塵,需增大振幅,減少濾袋張力,以增強對沉積粉塵層的破壞力。振動清灰方式的機械構造簡單,運轉可靠,但清灰作用較弱,適用于紡織布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