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圃地苗木合理施肥
選擇適宜的施肥方法。苗木追肥可分為干施法和濕施法兩種。干施法是將肥料溝施,溝施的深度應在根系的分布層,施在須根部的四周,不宜靠近干部。根系強大,分布較深遠的苗木,施肥宜深,范圍宜大,如油松、銀杏、合歡、臭椿等;根系淺的苗木如花灌木、法桐等,施肥宜淺,范圍宜小。濕施法是將肥料對水成肥液,均勻地施在育苗地上。在施肥時應掌握肥料的特性。氮肥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強,以淺施滲透到根系分布層內(nèi),易為苗木吸收;鉀肥的移動性較差,磷肥的移動性更差,宜深施至苗木根系分布處。肥料用作基肥時發(fā)揮肥效較慢,應深施;追肥效果較快,則宜淺施。根據(jù)天氣狀況決定施肥次數(shù)和施肥量。溫度高,吸肥多;溫度低,苗木吸收少。3齡后分散危害,發(fā)生嚴重時把葉片吃光,僅留葉脈與葉柄,嚴重影響植物生長,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天氣晴朗、土壤干燥時施肥有利于苗木吸收,陰雨天由于苗木根系吸收水分慢,不但養(yǎng)分不易吸收,肥分還易被雨水沖走,造成浪費。
壽光市魯粒大棚葡萄苗木繁育基地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
刺蛾防治方法
八月份防治措施
1、人工摘除蟲葉:刺蛾的小幼蟲具有群集危害的特性,常使被害葉呈枯膜狀,目標明顯,易于發(fā)現(xiàn),可組織人力及時摘除消滅,防止擴散蔓延危害。
2、燈誘成蟲:根據(jù)大多數(shù)刺蛾類成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 8月初在成蟲期,設置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效果明顯。
3、生物防治幼蟲
(1)8月下旬幼蟲發(fā)生期施藥噴灑青蟲菌,每克含100億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蟲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億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濕條件下防治l至2齡幼蟲。
4、藥劑防治:刺蛾幼蟲對藥劑抵抗力弱,8月下旬幼蟲發(fā)生時可噴50%辛硫磷乳油、25%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2.5%乳油2500-3000倍液進行噴殺。
溫室葡萄栽培主要技術
溫度管理
保護地果樹栽培的成敗,溫度的調(diào)控是關鍵。因此,扣膜初期的3~5天是全蓋簾期,待地面完全解凍后,葡萄經(jīng)過自然預備、短暫適應后,開始白天揭簾升溫。升溫按生長階段的不同,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管理。前期,萌芽到開花前,由于棚內(nèi)白天溫度可迅速提高到23~25℃。采光好、保溫佳的溫室可提高到27~28℃。郭德銀等(1991)采用間接ELISA法,隨機檢測了35個葡萄品種,扇葉病毒侵染株率高達74。要注意,超過25℃時應及時小放頂風,平衡溫度。
前期溫度過高,往往生長發(fā)育不整齊。放風的同時,能補充CO2。此時夜間應注意保溫,使溫度維持在7~8℃。
中期,開花前后,由于開花授粉對光照的要求極為敏感,白天要盡量增加日照,升溫,同時及時換氣。溫度控制范圍是25~28℃為宜。超過30℃,應注意開放頂風,換氣降溫。夜間做好保溫,使溫度維持在14℃以上,以利于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后期,漿果膨大至成熟,自然溫度開始回升,棚內(nèi)外溫差小,容易控制棚內(nèi)溫度,可維持棚內(nèi)白天28~32℃,夜間15~17℃。晝夜溫差控制在10℃以上,利于漿果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