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線材整捆拋丸形式及應用
拋丸設備結構由于拋丸丸粒是高速拋射的,所以整個拋丸清理過程必須是在一個封閉的裝置內(nèi)進行。一般的拋丸除銹設備由拋丸機主機(包括拋丸室、彈丸循環(huán)輸送機構、拋丸器等)、除塵裝置及線材輸送裝置等組成。拋丸機主機結構:拋丸室(清理室),鋼結構件焊接而成,內(nèi)壁襯有耐磨防護板形成分區(qū)內(nèi)置結構;彈丸循環(huán)輸送機構,由置于清理室底部的螺旋輸送、提升機、彈丸分離機構及彈丸流量調(diào)整裝置等組成;拋丸器,由溜丸管、分丸輪、定向套及葉輪裝置等組成,按照所需清理的線材規(guī)格組距、進料形式,為達到全表面無死角的拋丸要求設計確定拋丸器的數(shù)量及布置。 線材拋丸形式及應用 整捆拋丸線材在拋丸清理過程中,整捆線材作“上下起伏 左右擺動 正反旋轉(zhuǎn)”的復合動作,使得整捆線材的每一根線材的全部外表面均能處于拋丸彈丸的拋射范圍內(nèi),得到彈丸束的有效打擊,拋丸室一般配置不同角度不同斷面位置布置的6~8臺拋丸器,電機功率22~30kW。彈丸拋射在整捆線材的外圈,并拋射到線材與線材間經(jīng)線材起伏擺動產(chǎn)生的間隙中,完成對每圈線材的覆蓋。這種方式的拋丸處理效果受到線材直徑影響較大,線材線徑越小(小于10mm)依靠線材起伏擺動產(chǎn)生的間隙越難,導致成捆線材內(nèi)圈的除銹效果越差,氧化皮局部殘留不受控制;
拋丸前期的準備工作:
拋丸前期的準備工作: 1.根據(jù)工件的整體尺寸確定工件是否能進行拋丸或能否進行分解后拋丸; 2.根據(jù)工件的結構和高度,調(diào)整拋丸機的拋射角; 3.逆時針轉(zhuǎn)動定位套,拋射角向上;順時針轉(zhuǎn)動定位套,拋射角向下; 4.拋射角度的確定以工件試拋丸的痕跡為準; 隨時掌握鋼丸存量; 5.工作前應開機空載運行3分鐘,檢查各部件運轉(zhuǎn)是否正常,方可開機;
金屬表面除銹的方法很多,對于不同種類的金屬材料,其表面的銹是不同的,因此其除銹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不同的表面工程技術,如電鍍、涂裝等,對于表面除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實際選擇除銹方法的時候,要根據(jù)金屬材料的種類及具體表面工程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除銹方法及工藝。常用的表面除銹方法有化學浸泡法、超聲波法、電化學除銹法、機械法以及手工除銹法等,
1、手工除銹法手工工具除銹是一種原始的除銹,俗稱“拷鏟”,意即用敲銹錘拷去厚的銹蝕物,用鏟去薄的銹層。手工除銹的除銹效率和質(zhì)量低下,操作環(huán)境惡劣,勞動強度大,一般只能除去疏松的鐵銹和失效舊涂層,也不能除去所有的氧化皮。另一方面,手工除銹工藝簡單,費用低廉,故適用于小面積除銹,如室外設備、管路外壁、柵欄的一般防腐蝕工程,特別是工業(yè)廠房、鋼結構等無法采用機械除銹的情況。手工除銹時,還可以借用一些小型的機械工具。小型機械工具主要指用電(多為220V)或高壓空氣(0.4~0.6MPa)為動力的小型電動或風動除銹工具。小型機械工具除銹的效率比普通的手工除銹有很大的提高,大約是手工除銹效率的4-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