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交流充電樁能顯示各狀態(tài)下的相關信息:
包括電源、充電、故障狀態(tài)指示, 已充電量、支付卡電子錢包余額、賬戶余額數(shù)據(jù),故障及報警信息等。離散交流樁(單獨安裝)可以通過GPRS模塊通信。對集中安裝的交流樁,按照新國網(wǎng)招標的要求,通過通信集中器實現(xiàn)通信。一輛純電動汽車(普通電池容量)完全放電后通過交流充電樁充滿需要8個小時;而通過直流快速充電樁僅需要2到3個小時。
在脫開的過程中,控制導引電路應該首先斷開,然后斷開接地。車輛連接器應有鎖緊裝置用于防止車輛連接器與電動汽車在連接時意外斷開。交流充電樁采用單一插頭的車輛連接器與單個電動汽車車輛插孔連接。連接順序:連接時應首先連接接地線,然后連接控制導引電路。交流充電樁充電結束之后,顯示本次消費電量、消費金額和交易流水號。信息顯示字符清晰、完整,不依靠環(huán)境光源即可辨認。
把握充電樁及設備流程的基礎知識
什么是充電樁?大部分電動汽車的個人充電樁,是輸出交流電的壁掛式充電設備。其實充電樁自身并非一個獨立的用電設備,而是作為一個連接車與電源的設備,并具有較強的維護效果。所以也有車企將充電樁稱為壁掛連接器。設備充電樁的作業(yè)?分為兩部分,一是安置線纜,將充電樁與電源點相連;二是固定充電器(有墻的車位一般是掛在墻上,沒墻的車位一般需求加裝一個立柱)。
兼容性問題。
充電樁本身并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也正因為如此,有實力的企業(yè)展開了一輪博弈,都企圖用自己的影響力來成為主導者,政府作為利益的參與者之一并沒有及時的出手,直到2015年年底,新的充電設施國標才出臺。而此時,很多充電樁已經建設完畢,更多充電樁產品已經在生產線上,老的樁和車,兼容性是存在問題的,這些都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和潛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