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牽引小車主要由夾緊機構和掛脫鏈機構組成。兩個小車的交替牽引運動分為同步夾緊牽引階段、單獨夾緊牽引階段和返程階段。此外還應注意增壓缸和氣液缸之間所充油液在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前提下,應具有足夠余量,以防止因少量油液外漏而造成的油液不足現象。小車由一條精密雙排傳動鏈驅動,由掛脫鏈機構實現小車的掛鏈和脫鏈。由夾緊機構實現小車對型材的夾緊。掛脫鏈動作、夾緊動作和小車返程動作均由氣缸實現。
3 機械增力夾緊機構的設計及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3.1 機械增力夾緊機構的設計
為了判定各區(qū)加熱棒工作狀態(tài)和便于控制,有各區(qū)加熱棒前端串入電流表及開關。
由于模具的形態(tài)、大小各異,要求加熱空間能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變化,并且能改變模具的安裝高度,以配合后端牽引高度的設定。使這種工藝得以實現的裝置與設備所組成的特定序列即為玻璃鋼拉擠設備,系統(tǒng)依次由紗架、氈架、浸膠槽、模具加熱與夾持裝置、牽引機、切割機等六個部分組成。我們采用螺母絲桿機構升降上加熱板,調整上下加熱板間的加熱空間;用千斤頂升降整個加熱機構,改變模具的安裝高度,以適應各種型材生產中對模具出口高度變化的需要。
3 、牽引機構
考慮到所需牽引力較大(12 ~15T )且運行速度較慢(0.1~1.5m/min)的特點,系統(tǒng)采用了液壓傳動的方式工作。由夾緊油缸夾緊制件后,推力油缸牽引夾持機構在兩個平行的導桿上前行,平穩(wěn)的將制件牽引出模。
針對工藝中連續(xù)平穩(wěn)不間斷牽引的特點,系統(tǒng)采用了以兩個夾持機構交替牽引的方式進行工作。在一個夾持機構工作循環(huán)即將完成前,啟動另一夾持機構,夾緊工件同步工作前行一段距離后再行松開后退,保證牽引的平穩(wěn)交替。
系統(tǒng)液壓原理圖如圖2 :
玻璃鋼拉擠成型的工藝流程
拉擠成型典型工藝流程為:玻璃纖維粗紗排布——浸膠——預成型——擠壓模塑及固化——牽引——切割——制品拉擠成型設備組成
1、增強材料傳送系統(tǒng):如紗架、氈鋪展裝置、紗孔等。
2、樹脂浸漬:直槽浸漬法較常用,在整個浸漬過程中,纖維和氈排列應十分整齊。
3、預成型:浸漬過的增強材料穿過預成型裝置,以連續(xù)方式謹慎地傳遞,以便確保它們的相對位置,逐漸接近制品的形狀,并擠出多余的樹脂,然后再進入模具,進行成型固化。
4、模具:模具是在系統(tǒng)確定的條件下進行設計的。根據樹脂固化放熱曲線及物料與模具的摩擦性能,將模具分成三個不同的加熱區(qū),其溫度由樹脂系統(tǒng)的性能確定。模具是拉擠成型工藝中關鍵的部分,典型模具的長度范圍在0.6~1.2m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