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假肢這個東西很特別,有些人一輩子只聽過見過卻沒用過,有些人一輩子都要和它打交道。相信如果不是假肢從業(yè)者和使用者,很少會有人去關注假肢。
一直想寫一篇關于假肢介紹和選購文章,今天終于下筆了,本文通俗易懂,希望能幫到更多想裝配假肢的朋友。
一副假肢的組成部分,簡單來說大腿假肢由4個部件組成,小腿假肢由3個部件組成。不同部件的組合不僅影響假肢的使用體驗還影響假肢的價格。
經常在網上碰到一些朋友問裝假肢多少錢,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每個部件都有不同的品牌和型號,不同的搭配方案價格千差萬別。就好比家里搞裝修,便宜的有便宜的裝法,貴的有貴的裝法,重要的就是住的舒服。
大腿假肢的穿戴訓練
(1)截肢患者坐在椅子上(或站著),往殘肢上涂些滑石粉或爽身粉。
(2)用光滑的薄的絲綢將殘肢包住或把假肢專用襪套套在殘肢上。注意所包的布、襪套要平整,沒有褶皺,其上緣應包住大腿根部,其后面應包上坐鈷結節(jié)。
(3)拿掉接受腔排氣孔上的閥門。
(4)將包布或襪套的遠端放入接受腔。
(5)將包布或襪套的遠端從閥門孔的孔內穿出。
(6)將殘肢插入接受腔內。
(7)站起來,將殘肢伸直,一手壓住假肢以免彎曲,另一只手往外、往下拉出包布。在往外拉包布時應注意皮膚感覺,要感覺出殘肢周圍哪一側的包布拉的不夠,可用力多拉出一些。另外,如果在拉包布時,健腿膝關節(jié)能做些屈伸,讓殘肢在接受腔內有上下的活塞運動(即殘肢能上下竄動),則更容易將殘肢完全拉入接受腔內。
(8)將包布全部拉出后,可適當調節(jié)一下殘肢皮膚在接受腔上緣周圍的緊張度,然后裝上排氣孔上的閥門。
大腿假肢接受腔介紹:
雙層接受腔也稱雙面UDS接受腔。內層柔性接受腔采用柔性的熱塑材料通過熱塑成型技術制作而成,其外層再套上PP的硬支撐框架,形成一體。柔性的接受腔起包容殘肢及懸吊的作用,接受腔壁也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殘肢肌肉用力收縮時,在保持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接受腔通過彈性變形給肌肉一定的活動空間。人穿著假肢時,有良好的“自然”感覺。
坐鈷包容式接受腔,接受腔受到合力的作用點趨近于髖關節(jié)中心,使之更接近于自然生理狀態(tài)。所以這種接受腔穿戴更為舒適,比較容易控制假肢; 穿帶接受腔坐姿美觀舒適且不易磨損衣物; CAT/CAM承重方式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股骨承重量。
全接觸接受腔具有以下優(yōu)點:人有觸地的感覺;促進殖端血液循環(huán);避免皮膚變色和過度角化;減輕、改善幻肢痛;將力量分配到整個殘肢表面,避免局部壓力過大的情況發(fā)生。
如何檢驗小腿假肢裝配是否合適?
坐位檢查
膝關節(jié)至少可屈曲90度,膝關節(jié)后面的肌腱部位沒有硌疼,兩側膝部高度相等。
步行檢查
步行中無不適感;殘肢在接受腔內的活塞運動不明顯;步行中雙腳的步寬不超過10厘米;假腳的外旋角度與健側對稱;假腳落地無拍打地面;無腳尖、腳跟內外擺動現(xiàn)象;能順利地上、下樓梯和上、下斜坡;步行中無噪聲。
脫下假肢檢查假肢
內接受腔上緣應高出外接受腔約1cm;在屈伸鉸鏈時無明顯變化。
脫去假肢檢查殘肢
有無局部明顯的皮膚變紅、擦傷;承重部位的分布是否滿意(從殘肢表面的變紅或殘肢襪的印紋可以觀察承重位置和面積大小是否滿意,一般要求殘肢承重面積越大、越均勻越好)殘肢末端皮膚沒有變紅現(xiàn)象;軟組織沒有變硬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