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以前人們制作白色物品主要是靠傳統(tǒng)的漂白、上藍工藝獲得, 但給人卻有一種陳舊的感覺。使用熒光增白劑, 其增白效果是上藍加白和化學漂白所無法相比的, 之后熒光增白劑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由開始的紡織品行業(yè)逐步發(fā)展到食品、食品接觸材料、化妝品、紙制品、洗滌用品等多種行業(yè)
食品中的應用熒光增白劑除了具有明顯的增白作用外, 還有一定的保鮮、防腐作用。熒光增白劑屬于化工類產品, 是不允許應用于食品中的, 但目前有許多不法商販為了增白保鮮效果違規(guī)將其用于食用菌等食品中, 這種行為會對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 存在安全隱患[16]。目前在我國對食品中熒光增白劑的檢測尚無國家標準方法, 僅有標準NY/T 1257-2006《食用菌中熒光物質的檢測》[44]、進出口行業(yè)標準SN/T 4396-2015 《出口食品中熒光增白劑85、熒光增白劑71和熒光增白劑113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45]。前者采用紫外燈照射觀察法, 只能對樣品進行定性分析, 不能定量檢測;后者可以定量檢測, 但僅針對部分食品中3種熒光增白劑。食品接觸材料中的應用食品接觸材料 (FCM) 是食品包裝、食品器皿以及用于加工和制備食品的輔助材料、設備、工具等一切與食品接觸的材料和制品的統(tǒng)稱, 其種類以紙質包裝和塑料包裝居多。由于紙質原材料的資源越來越短缺, 導致廢紙回收利用的比例逐年升高。據調查約80% (重量) 塑料制品中有是經過著色的, 而其中比較多的就是白色的塑料產品。熒光增白劑在食品接觸材料中的使用可以提高產品的白度和艷度, 改善FCM的外觀性能。
熒光增白劑是一種本身無色或淺色的有機化合物,它吸收人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然后再發(fā)射出人肉眼可見的藍紫色熒光。若在微微泛黃的底物上加入這種可發(fā)射藍紫色熒光的物質,就會將人肉眼見到的黃色“遮蓋”起來,呈現(xiàn)出悅目的白色。顯然,由于熒光增白劑本身是無色或淺色的,加之其用量很少,所以它在底物中的存在不會影響底物本身的顏色,而它所發(fā)出的熒光則可使底物的白色更白、彩色更艷。
塑料廠家、油漆油墨廠家對于熒光增白劑OB這個產品都不陌生,它屬于一種增白助劑,很多廠家都在使用它。熒光增白劑OB可以有效提升產品的白亮度,以及產品的耐候性,從而保證產品長久使用不黃變,不褪色,那么,為什么熒光增白劑OB效果這么好呢,接下來湖南麓山化工就與大家一起來聊聊這款產品。
熒光增白劑OB的外觀是一種淺黃色的粉末,熔點在196-203℃,由于它具有非常好的溶解性、分散性以及透光率,因此在塑料行業(yè)以及油漆油墨行業(yè)中使用居多,尤其是很多高質量塑料產品大多都會使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