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古建筑修繕時新技術(shù)的應用在不改變古建筑本身價值的前提下,又能減少勞動量, 減輕勞動強度和加快速度,應予以提倡。廣東現(xiàn)存的鑊耳建筑群有碧江金樓、資政大夫祠、黃飛鴻紀念館、錦綸會館、廬江書院、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zhèn)、大旗頭古村、黃埔村、周氏大宗祠、黃埔南灣村、坑貝古村、塱頭古村、阮埇村、羅格孔家村、碧江村等等。但為了保持原有的工藝效果,部分工序還應使用傳統(tǒng)的工藝技術(shù)。例如,古建筑原有木、石構(gòu)件表面的處理和油飾彩畫等,使用新技術(shù)很難達到原有的工藝效果,因此,在進行此類古建筑修繕時還是以傳統(tǒng)手工做法處理為好。
中國古建筑圓柱子上下兩端直徑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類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徑的圓柱體,而是根部(柱腳、柱根)略粗,頂部(柱頭)略細。一旦控制錯誤,計算誤差將造成整體建筑的失衡,建筑物的高低錯落、疏密有序的布局將會被打亂。這種根部粗、頂部細的作法,稱為“收溜”,又稱“收分”。要柱做出收分,既穩(wěn)定又輕七,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各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為柱高的1/100,如柱高3米,收分為3厘米,假定柱根為27厘米,那么,柱頭收分后直徑為24厘米。
陜西良生緣古建工程分享:我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式樣非常豐富,變化多端。一般在望板之上做保溫墊層并配合瓦頂防水,這是在木構(gòu)架上的椽子、飛椽和望板鋪釘好后的屋頂頭道工序。等級低者有硬山頂、懸山頂,等級高者有廡殿頂、歇山頂。此外,寺廟古建筑工藝,還有攢尖頂、卷棚頂,以及扇形頂、盔頂、盝頂、勾連搭頂、平頂、穹窿頂、十字頂?shù)忍厥獾男问?。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shù)扔钟袉伍?、重檐之別,攢尖頂則有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變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