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主桿基礎本工程腳手架地基礎部位應在回填土完后夯實,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C15的混凝土進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于10cm。地基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外腳手架的搭設要求(具體計算數據參閱腳手架計算書)。立桿間距(1)腳手架立桿縱距1.5m,橫距1.05m,步距1.8m;連墻桿間距豎直3.6m,水平4.5m(即二步三跨):里立桿距建筑物0.3m。(2)腳手架的底部立桿采用不同長度的鋼管參差布置,使鋼管立桿的對接接頭交錯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錯開500mm以上,且要求相鄰接頭不應在同步同跨內,以保證腳手架的整體性。發(fā)現(xiàn)管道溢流、井蓋缺失等問題時,應在2小時內到現(xiàn)場處理,維修后應當及時清理現(xiàn)場。(3)立桿應設置墊木,并設置縱橫方向掃地桿,連接于立腳點桿上,離底座20cm左右。(4)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強度驗算zui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zui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qmax = 1.2×0.035×1.000/8 = 0.005 kN.m;集中荷載zui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pmax = 1.644×1.000/3 = 0.548 kN.m ;zui大彎矩 M= Mqmax Mpmax = 0.553 kN.m;其中,西進口(呂嶺路由西往東方向)設置1左轉 1直左 2直行 1右轉5條車道。zui大應力計算值 σ = M / W = 0.553×10/4730.000=116.959 N/mm;小橫桿的zui大應力計算值 σ =116.959 N/mm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000 N/mm,滿足要求!
在交通量較大的主干道,道路(含隧道、下穿通道、橋梁維修)維修作業(yè)應避開上下班交通高峰期(下同,工作日7:30~8:30、11:30~12:30、14:00~15:00、17:30~18:30),避免交通堵塞。
在交通量較大的節(jié)點(車站、碼頭、機場、橋梁立交、隧道連接線)施工時應盡量在夜間進行。在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路段、時間,并快速施工。大型加層、改擴建工程盡量在夜間或交通量小的時間段進行施工。
在施工未采用臨時通行措施或工程未完工前嚴禁撤除圍擋、護欄。夜間施工但白天需開放交通的路段,應在上午6點前清場、保潔,恢復滿zu交通通行條件;對道路挖掘的施工部位,應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滑鋼板(加減速條)覆蓋并固定,確保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通行安全。各支點的支撐力RCi=RUisinθi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RU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