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孩子的記憶力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國際象棋告訴你為什么?
我們常??吹絿H象棋大師接受“車輪大戰(zhàn)”,他們在每張棋桌前只停留兩三秒鐘便下出棋子。早在1909年,來自古巴的卡帕布蘭卡就引起人們的:他在中下了168盤棋之后,才輸了一盤。
卡帕布蘭卡(中)接受“車輪大戰(zhàn)”
那么,這些大師們都是怎樣獲得這些常人所沒有的技能呢?如今,心理學家找到了答案。初學者即使花30秒時間,一般也只能記住幾個細節(jié),而大師們只要看上幾秒鐘,就能把整個棋局記得非常清楚,大師們在做判斷時,通常依靠的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自己所積累的特有的知識結構。有的被雙方博弈的過程吸引,無論何種情況,都會在學棋一段時間以后,有興趣降低的情形發(fā)生。
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特定的記憶能力肯定是后天訓練的結果。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相對于初學者來說,國際象棋大師的優(yōu)勢通常就在思考的初幾秒。在其他領域,人們也能發(fā)現(xiàn)這種能力。例如橋牌手能記住許多比賽中的牌,音樂家則能夠記住很長的音節(jié)。
通過讓參加試驗的人記住一盤棋,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初學者即使花30秒時間,一般也只能記住幾個細節(jié),而大師們只要看上幾秒鐘,就能把整個棋局記得非常清楚。這種差別體現(xiàn)了在某種特定形式方面的記憶能力,尤其是記憶棋局的能力。決定我們勝負的關鍵也不在于位置的優(yōu)勢,剛開始學棋的你,會被你的老師教導,要搶占中心,這樣做并沒有錯,但凡事都是相對的,有時候位置占優(yōu),卻敗給了先手還是后手。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特定的記憶能力肯定是后天訓練的結果,因為在一般的記憶能力測驗中,國際象棋大師并不比初學者表現(xiàn)得更好。
事實上,大師們在做判斷時,通常依靠的不是理性分析,而是自己所積累的特有的知識結構。曾有一名棋藝很差的初學者,經過9年訓練后,成為了加拿大國際象棋大師。姐姐的“榜樣作用”,加上強烈的好奇心和盡快進到那個房間的渴望,朱迪特和索菲亞幾乎同時開始學下國際象棋。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他對棋局的分析能力并沒有比從前進步多少,只是在記憶棋局和相關策略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不同棋藝的棋手,在記憶隨機擺設的棋局上能力并沒有什么不同。事實上,早在一個世紀前,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就首先發(fā)現(xiàn),在某一領域的能力并不會轉化到另一個領域上。即便在棋藝上不大懂,也要了解一些有關訓練、比賽和少兒心理方面的知識,如果再對國象的歷史文化和人物事件也有所知曉,就距離一位成熟的合格的家長不遠了。桑代克當時就證明了,對拉丁語的學習不會促進對英語的學習,而幾何證明的能力也無法教人學會生活中的邏輯。
記憶的“大塊頭”理論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喬治?米勒曾在1956年提出了“內存局限”理論,他在《魔法數字7——加2或者減2》中證明一個人只能同時想5~9件事情。國際象棋大師們通過把信息元素“打包”成“大塊頭”,就可以超越這個限制。
以“Mary had alittle lamb.(瑪麗有只小羊羔。)”為例,在這句話中包含了多少個信息,取決于人們在語言方面的知識。對于那些認識單詞的人來說,這句話包含了5個信息;對于連單詞都不認識,只認得字母的人來說,這句話則包含了多達18個信息。雖然孩子只是把棋子當成玩具,但是波爾加夫婦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大女兒對國際象棋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對于初學者來說在一個擺有20多個棋子的棋盤上,包含了20多個信息,因為每個棋子都可以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國際象棋大師們則能把整個棋局分成約五六個“大塊頭”。心理學家估計,一名棋手要記住約5萬~10萬個這樣的“大塊頭”信息,才能達到大師水平。第二種:我很喜歡這個老師,既然每一步他都會教我的,干脆下棋前從他那里找到答案吧。這樣,他們只要看一眼,就可以回想起任何一個“大塊頭”信息。
“研究認知科學的果蠅”
真正的專家,必須在專業(yè)技能上比其他人擁有明確和巨大的優(yōu)勢,否則只能稱之為被專家光環(huán)籠罩的人。過去20多年來,許多研究已經表明,職業(yè)操盤手并不比業(yè)余人在投資方面更成功。一天,在家中做家務的克拉拉發(fā)現(xiàn),3歲的女兒從抽屜里翻出了一套國際象棋。就算是明確存在真正專家的領域,比如商業(yè)管理,專家的標準也很難衡量,更不用說量化分析了。
然而,國際象棋方面的技巧,卻是可以被分解并量化的,只要在比賽現(xiàn)場中,就能對這種技能進行快速觀察。正因為如此,國際象棋被認為是研究人類大腦思維理論的試驗田,被稱作“研究認知科學的果蠅”。
大師是可以“造”出來的
盡管沒有人能夠預測,誰將成為某個領域的大師,但一個真實的有名事例已經證明,“制造”一名大師是有可能的。一位匈牙利教育家曾在家中教3個女兒學國際象棋。他每天讓女兒進行6個小時的訓練,結果培養(yǎng)出了一名國際性大師和兩名國內大師,這三位姐妹也成為歷史厲害的國際象棋姐妹。Wade,他一身黑色長袍,不茍言笑,手捧圣經走了教室,神圣的感覺撲面而來。其中,小女兒尤迪特?波爾加,目前世界排名第14。
這位匈牙利教育家的試驗證明了兩件事情:一是國際象棋大師是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
二是女性也可以成為國際象棋大師。
成大師 需要10年努力
心理學家西蒙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心理學法則:10年法則。他指出,要在任何領域成為大師,一般需要大約10年的艱苦努力。就連高斯、莫扎特那樣的神童,也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他們只不過是因為比其他人起步得早,而且比其他人更加勤奮。
挑戰(zhàn)自己更重要
心理學家表示,經驗本身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地學習”,即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能力。事實上,有很多人抱有極大的熱情,也花了無數的時間來學習國際象棋、高爾夫,或是某種樂器,但他們卻永遠只能停留在業(yè)余水平上。而一名經過正確訓練的學生,卻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突破。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棋手在下棋,甚至是參加國際大賽上所花的時間,還不如“努力地學習”對提高棋藝更有幫助。??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電影里,主人公馬哈維亞發(fā)現(xiàn)女兒跟同村的男孩發(fā)生沖突,當男孩子的父母上門打抱不平時,馬哈維亞忽然發(fā)現(xiàn),兩個身材壯碩的男孩子被打得鼻青臉腫、狼狽不堪,自己的女兒反倒毫發(fā)無傷,甚至連身上的衣服都干干凈凈。比賽的意義只是使棋手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以便在日后繼續(xù)學習。
聲明:轉自四川超玥國際象棋俱樂部公眾號。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刪除。
你在教育上,是“窮人的思維”嗎?
作者:白滔滔
來源:童書媽媽三川玲
我們的很多家長,在學識上和收入上,已經很富有了;但是,他們在教育上,很可能還是“窮人的思維”。
前幾天,我和三川一直在討論著一個話題:為什么我們的教育改變起來如此之難?
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包括高學歷和高收入的家長,對教育的理解,還停留在“教育曾經改變了自身的命運”這個自我經驗之中。近兩年來她的棋風有所改變,在凌厲中多了一點穩(wěn)健,令棋壇高手更難對付。然后,就算他們知道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感受到了教育未來的趨勢,也親眼看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教育都在進行日新月異的改革——不僅是發(fā)達國家,還有發(fā)展中國家——
但是,他們仍然信奉:中國現(xiàn)有的教育就算不是z好的,也是適合的。
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完全不是。我發(fā)現(xiàn),我們對教育的理解,和時代遠遠脫節(jié)了——就像我們的父母一代,對于饑餓和寒冷的記憶一樣,他們經歷過缺衣少食的年代,所以,就算現(xiàn)在早就衣食無憂了,但是,他們永遠會擔心我們吃得不夠多,穿得不夠暖——
我們對“精英的教育”“掐尖的制度”“應試的方式”……同樣也存在著盲目的信任。
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在教育上,有了根深蒂固的觀念,有著不可改變的“刻板印象”。
怎么辦?我們很是為此頭疼,在我們和家長的交流中,在我們讀書會的討論中,在家庭營、獨立營的營地里,在我們的寫作課堂……我們總會遇到有些家長這樣的態(tài)度:三川老師、白老師,你們說得很好,也挺對的,但是,我覺得不適合中國,不適合我們的孩子。
我和三川很郁悶:
他們?yōu)槭裁床幌嘈牛约旱暮⒆邮呛軆?yōu)you秀的,不用和別人去比較;
他們?yōu)槭裁床幌嘈?,自己的孩子不用德智體美勞都優(yōu)you秀,也能過得好;
他們?yōu)槭裁床幌嘈?,孩子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的成績,并不決定一生的成就和幸福;
他們?yōu)槭裁床幌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教育就是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我價值的?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很久很久。
直到有一天,我買了一本經濟學的書籍,叫做《貧窮的本質》。本來,這本書是我暑期寫作的參考書,我自己還沒來得及仔細看,三川好奇就拿過去先看了??戳酥?,她很興奮地對我說:
我找到答案了!很多家長對教育的理解,仍然是“窮人的思維”這種模式。有這種思維的窮人,就算付出了很多的勞動,也還會一代代窮下去;
而在教育上有這種思維,也會讓教育的效果微乎其微,孩子可能上了很多年學,卻沒有真正得到教育的好處。他們拿到了知識上的文wen憑ping,卻還是教育上的文盲。他們的未來,也不會幸福。
我趕緊把這本書拿過來,這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經濟學者,用了15年的時間,考察了貧困人群集中的18個國家,對全世界近9億貧困人口(日均收入低于0.99美元)的研究得出的報告。他們用專業(yè)的分析,總結出來:
為什們有些人的生活總是困頓的?
這些人,有正常的智商,正常的體力,也有社會的閱歷,也沒有很明顯的惡習。但是,他們的生活,似乎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我的看法是,如果把孩子學棋當做一件認真的事來做,當然是懂棋好了,而且懂得越多越好。他們發(fā)現(xiàn),無論這些人是在中國、印度、印尼、肯尼亞、烏干達……他們的思維模式有著驚人的一致性,這也導致了他們總是在“貧窮的陷阱”中無法自拔。
也就是說,就是他們的生活有了起色,開始好轉,但是,他們往往會做出一些選擇,導致他們繼續(xù)踏入“貧窮”的泥沼,后在深陷在“貧窮的陷阱”之中。
我看完了書之后,和三川總結出來了六條“窮人的思維”,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有很多和中國教育中所遇到的思維模式極其類似。所以,我們梳理和總結出來,供大家思考、交流。
棋童必知 | 國際象棋等級有哪些?
每逢大賽,我們都會按照上圖模板介紹本次比賽參賽選手的各種稱號,以便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比賽的水平和參賽難度。所以對各種稱號做個簡單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一般與國際象棋等級相關的有以下三種:
第d一種:【國際稱號】
發(fā)證機關:世界國際象棋聯(lián)合會
(FIDE,簡稱“國際棋聯(lián)”)
★ Grandmaster 國際大師(z高)
★ International Master 國際大師
★ FIDE Master 國際棋聯(lián)大師
★ Candidate Master 候選大師(z低)
對女棋手來講,頭銜從高到低的排序是:
★ Grandmaster 大師
★ Woman Grandmaster 女子大師
★Woman International Master女子國際大師
★ Woman FIDE Master 女子棋聯(lián)大師
★ Woman Candidate Master 女子候選大師
注:國內能夠獲得這些稱號的比賽,也不是參加一個比賽就能獲得,一般需要幾個“序分”。麒麟訓練基地的聶心洋同學在前段時間結束的泰國公開賽中就收獲了一個國際大師的序分。
女子水平很高的,也可以獲得“(男子)國際大師”稱號,如我國的謝軍、侯逸凡、居文君、趙雪等。
第二種:【國際象棋等級分】
評分機關:各國家及國際棋聯(lián)
各種等級稱號是終身制的,但等級分是浮動的,等級分是衡量棋手當前實力水平的重要標志。
注:等級分在中國暫時還沒有很好地d推行,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也不采用棋士等級和運動員等級,而是使用等級分衡量棋手的當前實力水平。
第三種:【運動員等級】
發(fā)證機關:國guo家jia體育總局
國guo家jia體育總局管理所有的體育項目,稱號適用于所有運動員;
★ 國際級健將運動員(比如侯逸凡、姚明)
★ 運動健將
★ 一級運動員
★ 二級運動員
★ 三級運動員
備注:除了以上專業(yè)等級以外,中國國際象棋協(xié)會為拓展我國國際象棋普及,近年來,也專門推出了針對業(yè)余選手的棋士等級制度。
那么,如何獲得運動員等級稱號呢?
一、國際級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ㄒ唬┦澜珏\標賽(個人)前8名;
?。ǘ┦澜珏\標賽(團體)、世界奧林匹克團體賽前6名;
?。ㄈ┦澜绱髸€人前6名,團體第d一名。
二、運動健將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一)世界錦標賽(個人)第九至十六名;
?。ǘ┦澜珏\標賽(團體)、世界奧林匹克團體賽第七至十二名;
(三)世界大會個人第七至十六名,團體第二至六名;
(四)亞運會、亞洲室內運動會個人前16名,團體前6名;
(五)全國智力運動會團體前6名,少年個人前6名,少年團體前3名;
?。┤珖\標賽(個人)前24名;
?。ㄆ撸┤珖\標賽(團體)前6名;
?。ò耍┤珖嗌倌赍\標賽(個人)青年組、甲組前3名;
(九)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團體)青年組、甲組前2名。
三、一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ㄒ唬┤珖橇\動會團體第七至十名,少年個人第七至十二名,少年團體第四至六名;
?。ǘ┤珖\標賽(個人)第二十五至三十二名;
?。ㄈ┤珖\標賽(團體)第七至十二名;
?。ㄋ模┤珖嗌倌赍\標賽(個人)青年組第四至十名,甲組第四至八名,乙組前6名,丙組前3名;
?。ㄎ澹┤珖嗌倌赍\標賽(團體)青年組、甲組第三至六名,乙組前3名,丙組第d一名。
四、二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二級運動員稱號:
(一)全國智力運動會團體第十一至十二名,少年個人第十三至十八名,少年團體第七至十名。
(二)全國錦標賽(個人)第三十三至四十八名;
?。ㄈ┤珖\標賽(團體)第十三至十六名;
?。ㄋ模┤珖嗌倌赍\標賽(個人)青年組第十一至十八名,甲組第九至十六名,乙組第七至十六名,丙組第四至八名,丁組第d一名;
(五)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團體)青年組、甲組第七至十名,乙組第四至六名,丙組第二至三名,丁組第d一名。
五、三級運動員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三級運動員稱號:
?。ㄒ唬┤珖\標賽(個人)第四十九至六十名;
?。ǘ┤珖\標賽(團體)第十七至三十名;
?。ㄈ┤珖嗌倌赍\標賽(個人)青年組第十九至二十四名,甲組第十七至二十四名,乙組第十七至二十二名,丙組第九至十六名,丁組第二至三名;
(四)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團體)青年組、甲組第十一至十六名,乙組第七至十名,丙組第四至六名,丁組第二至三名;
(五)?。▍^(qū)、市)體育局、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個人錦標賽前16名,團體錦標賽前6名;
(六)?。▍^(qū)、市)體育局、市(地、州、盟)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少年個人冠guan軍賽甲組、乙組前8名,丙組、丁組前3名;少年團體冠g軍賽甲組、乙組前3名,丙組、丁組前2名。
孩子N個興趣班,哪些該堅持,哪些斷舍離,明智的爸媽都這么做 | 家庭教育
種大樹還是種小草?之所以讓家長為孩子的興趣“聚焦”,背后取決于這樣一個判斷:我們要種一棵大樹還是種一片小草?如果把全q面開花比喻為種草,那么“聚焦”興趣就是要種一棵大樹。
當孩子沉下心來,對一個項目堅持5-6年以上的學習,除了能夠鍛煉他的毅力和恒心之外,他還能有機會感受到一個相對完整的心理狀態(tài)。這里面可能有取得成績的喜悅和教育,也有遇到挫折的沮喪和失落;甚至無數次,他會想再也不摸鋼琴、不拿畫筆。應該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首先應該說明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下棋只是業(yè)余愛好,要分清主次關系,你問他,當你的對手同時要吃你的后和車的時候,是逃車還是保后。當孩子跨越了這些學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咸的時候,他無論是心理還是智識都會更上一個臺階。
有的時候,家長會“過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隨著孩子的興趣來。孩子“三分鐘”熱度消退了或者遇到一點點困難,家長也就跟著打退堂鼓了,還美其名曰——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做的是認真進行甄別,找孩子聊聊,看看到底是孩子有畏難情緒還是真的喪失了興趣。也許等過了瓶頸期,孩子又會有興趣了。大樹的根基要想扎得深,扎得牢固,有的時候還需要多一些堅持。
形成良性循環(huán)對于家長來講,既然為孩子選擇了興趣班,就一定要認真對待,盡可能地讓孩子做得更好,而不要抱著一個無所謂的態(tài)度。結果可以順其自然,但是努力的態(tài)度卻是必須的。正像我們熟悉的那句話所說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對于孩子來講,很多時候一時的興趣、新鮮勁兒是很容易消退的,真正讓他們堅持下來的,是參與這個項目所取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當孩子可以從成績中獲得心理暗示和動力,他們也更愿意在這個項目上花功夫、努力,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后,總結一下本文的要點1在選擇興趣班時家長要用心甄別,挑選的培訓機構2不同年齡段選擇興趣班的策略不同,8-9歲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3既然要學,就要盡可能堅持4形成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