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美人靠
“ 美人靠”也叫“飛來椅”、“吳王靠”,學(xué)名“鵝頸椅”,是一種下設(shè)條凳,上連靠欄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彎曲似鵝頸,故名。其優(yōu)雅曼妙的曲線設(shè)計合乎人體輪廓,靠坐著十分舒適。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閣圍檻的臨水一側(cè),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美人靠的樣式種類繁多,不同地方的美人靠流露著不同的韻味。在徽州深宅大院內(nèi),美人靠靠的是女主思君的凄美;在揚州民居,何園“宜雨軒”廊廡邊沿上,美人靠靠的是丫鬟們休憩時短暫的靜謐;在今天的瘦西湖長堤春柳歇腳亭四周的美人靠上,南來北往的觀光客小憩、賞景,湖光水色,煙波畫船,撲面而來,令人目不遐接,心曠神怡。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每個心中的江南園林,一定少不了廊亭水榭,即各具特色,又自成風(fēng)雅之趣。融僑藍(lán)城·桃花源,依循江南園林營造法式,以廊亭水榭貫通四時之景,盡顯中式山水園林的寫意美人靠,是中式建筑中欄桿的一種。傳說中,是春秋時吳王夫差專為西施所設(shè),故而“美人靠”也叫“吳王靠”。詩仙李白用“沉香亭北倚欄桿”描述它的優(yōu)雅,杜甫用“明年誰此憑欄桿”來抒發(fā)幽思……可以說,美人靠或許是江南園林中“文藝的構(gòu)件”
今天要說的,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一個尋常而特別的構(gòu)件—美人靠。
司空見慣,所以尋常。民居,園林,乃至一些公共場所,都有它的身影。它很特別,作為一種別具匠心的設(shè)計,集美觀和實用于一身,既是建筑構(gòu)件,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又承擔(dān)了家具的功能,讓人能夠倚坐休息,還給建筑的外觀加了分,使其富于變化、更耐看。在全世界的建筑中,這樣的例子都不多見。這就是美人靠,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一種帶靠欄的長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