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長條8K在拼四開版時是上下自翻版,拼對開是左右自翻版。
一般膠印機的叨口為1厘米,所以左右翻能保證印刷成品按正常大小走,而上下自翻版因為需占用兩邊共2厘米叨口,所以成品規(guī)格要小一些,這是在設(shè)計制作時必需要注意的。例如一個16K印刷品,它的成品要求為21.0×28.5cm,加出穴后為21.6×29.1cm,拼成4K版為43.2×58.2cm,而4K紙的開料尺寸為44.4×59.5cm,從而看出拼成左右4K版后再加上1厘米出穴沒有超出紙張尺寸,可以正常印刷。解決辦法:保持生產(chǎn)車間的溫濕度控制在溫度(23±1)℃,濕度(60±2)%范圍內(nèi)。

確定合適的尺寸排版制作書籍封面的時候,應(yīng)該根據(jù)書籍的成品尺寸、書脊厚度和勒口的尺寸來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在確定勒口尺寸的時候,可以在節(jié)約紙張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把尺寸留大一點,勒口的正常尺寸在40毫米左右,到85毫米之間。根據(jù)我們多年的使用經(jīng)驗,進口卷筒紙如美國的“維士維克”、芬蘭的“雙A”、加拿大的“蝴蝶”等白卡紙,日本的“三洋國策”銅版紙及國內(nèi)的寧波中華紙業(yè)的白板紙、金東紙業(yè)的銅版紙其紙卷的松緊程度較均勻一致,在印刷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套印不準的問題。針對一部分排版制作人員對紙張的規(guī)格和開數(shù),包括印刷機的性能等都不是很清楚,封面排版制作的過程中,就適合選用140*210mm的尺寸來排版制作,這種集子的邊緣部分留白比較多,如果選用大的開本來印刷的話,邊緣部分的留白會進一步增多,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除了了解紙張的尺寸外,對紙張的厚度及種類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設(shè)計師以往中意自我陶醉于個人風(fēng)格以及與主題不相符的字體和圖形中,這往往是造成設(shè)計平庸失敗的主要原因。比如書你排版一本膠訂的書刊,如果不知道內(nèi)頁紙張的厚度,那你如何來計算書脊的厚度呢?········



根據(jù)廢紙紙漿原廢紙的質(zhì)量高低,分別用于抄造印刷紙、書寫紙、紙板及較低檔的紙張。
除上述介紹的幾種紙漿外,還有稻草漿、葦漿、蔗渣漿、竹漿、棉漿、麻漿及合成紙漿等。 紙漿中構(gòu)成纖維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另外還有不同程度的半纖維素、木素、樹脂、色素、果膠和灰分等物質(zhì)。把衣架折成方形,套入連褲襪,固定緊后成了一個過濾網(wǎng),把溫水和紙片都放進瓶子里,蓋上蓋子使勁晃動,慢慢紙就變成了紙漿。其中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是紙漿需要的基本成分,而其它成分均屬除掉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