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烤好餅干的烤盤不要從烤箱中取出,整1形過程必須在烤箱內完成,直接取出烤盤會因溫度下降導致餅干變硬終無法整1形,而在烤箱內操作可以利用烤箱的余溫,這時烤盤中的餅干是軟軟的,先用抹刀或是耐高溫的小鏟子將餅干鏟起,放置手中雙手輕輕對折后取出,利用一個烤碗或是小杯子、烤架等較圓潤邊口的器皿,快速將對折過一次的餅干放在上面,兩只手向下輕壓一會兒,待餅干冷卻下來即可成型。其次是語言文字,無論是走到世界各地的每一個角落,若是語言通了,那便有了認同感。
幸運餅是在海外中餐館的特色。筆者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妞,也是到了美國才聽說。
在中餐館吃完飯準備結賬的當口,服務員準會隨賬單送來幾個幸運餅。其實就是很小的一塊蛋卷,咬開后里面有個小紙條,上面寫著模棱兩可的語句,譬如:你明天會遇到貴人;成功正向你招手;他還說,早年他剛來美國,根基還不深,有一次從野牛城飛到西雅圖兩趟應試微軟的職位。堅持住,已經(jīng)離勝利不遠了;你的愛情很甜蜜……諸如此類。和朋友聚餐,結賬時相互看看運氣如何,調侃一番也是有趣。
在美國數(shù)年,令筆者為感慨的是,任何主題的談話都很難不扯到中國。朋友聚會,一定會有人自我介紹說他正在學中文,因為這塊市場很大;她說,如果早幾天知道中國隊在這里比賽,她一定要邀請她們來自己店里吃一頓,“我知道里面有好幾個上海小囡,她們肯定想死上海菜了。到美國國會之后,參加了十幾個聽證會,并不都是關于中國,可人們都會提到中國。但是,他們“扯”出來的中國,距離真實的中國還有多遠呢?
筆者并不知道幸運餅是怎么來的,但它的確并不足以成為中國符號。正如成衣流水線是中國的產(chǎn)業(yè),高新科技園也是中國的產(chǎn)業(yè)——呈現(xiàn)一個真實的中國,講一個完整的中國故事,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做法
1、將烤箱預熱到200度.寫好簽紙
2、將蛋白和香草精攪拌至成泡沫狀
3、篩入面粉,糖和鹽.攪拌均勻.分三份.一份加抹茶粉,一份加可可粉,另一份為原味
4、用小湯匙舀一小瓢到烤紙上,畫成圓型狀后放入烤箱.約烤5-8分鐘至邊邊成金黃色 (一次做兩個為1佳,因為動作要快)
5、馬上取出.趁熱將簽語放置在圓餅中間并對折.拿一個馬克杯將對半的簽語餅放在杯緣,向下凹,成型 (此步驟要快,避免餅干冷掉后便硬不易塑型)
6、將塑型好的餅干放進muffin tin里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