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保定晶輝電氣設(shè)備有限公司專業(yè)生產(chǎn)各種高中頻淬火機床,固態(tài)感應(yīng)加熱電源,電子管高頻電源,SCR電源,便攜式感應(yīng)加熱設(shè)備。歡迎您來電咨詢。
而經(jīng)球化退火得到的是球狀珠光體組織,其中的滲碳體呈球狀顆粒,彌散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和片狀珠光體相比,不但硬度低,便于切削加工,而且在淬火加熱時,奧氏體晶粒不易長大,冷卻時工件變形和開裂傾向小。另外對于一些需要改善冷塑性變形(如沖壓、冷鐓等)的亞共析鋼有時也可采用球化退火。鑄件去應(yīng)力退火的保溫時間取上限,冷卻速度控制在(20~50)℃/h,冷至300℃以下才能出爐空冷。 球化退火加熱溫度為Ac1 (20~40)℃或Acm-(20~30)℃,保溫后等溫冷卻或直接緩慢冷卻。
熱處理工藝——表面淬火、退火工藝、正火工藝
普通球化退火是將鋼加熱到Ac1以上20~30℃,保溫適當時間,然后隨爐緩慢冷卻,冷到500℃左右出爐空冷。等溫球化退火是與普通球化退火工藝同樣的加熱保溫后,隨爐冷卻到略低于Ar1的溫度進行等溫,等溫時間為其加熱保溫時間的1.5倍。等溫后隨爐冷至500℃左右出爐空冷。對同樣材料的工件,硬化層深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硬化層深度增加而疲勞強度增加,但硬化層深度過深時表層是壓應(yīng)力,因而硬化層深度增打疲勞強度反而下降,并使工件脆性增加。和普通球化退火相比,球化退火不僅可縮短周期,而且可使球化組織均勻,并能嚴格地控制退火后的硬度。
金屬熱處理是機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它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nèi)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點是改善工件的內(nèi)在質(zhì)量,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3、工件應(yīng)去除毛刺、鐵屑和油污,否則在加熱時容易與感應(yīng)器產(chǎn)生打弧現(xiàn)象。
淬火→將工件加熱保溫后,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zhì)中快速冷卻。淬火后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后的鋼件在高于室溫而低于71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另外,價廉的碳鋼通過滲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價昂的合金鋼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熱鋼、不銹鋼。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guān)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