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塑膠跑道的建造標準和基礎的要求
塑膠跑道被稱為全天候田徑運動跑道。塑膠跑道平整度好、抗壓強度高、彈性適當、物理性能穩(wěn)定的特性,有利于運動員技術的發(fā)揮,運動成績也能得到提高,也降低了摔傷率。
塑膠跑道不僅僅有一定的彈性,它還具有一定的色彩、抗紫外線能力和耐老化的能力。下面和小編看一下塑膠跑道的建造標準和基礎的質量要求。
塑膠跑道的建造標準
1、標準的跑道全長是400米,是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了草地跑道外,跑道的內側應該用適宜的材料制成凸沿分界,凸沿寬度大約5㎝,寬度至少5㎝。
2、應在跑道內凸沿以外30㎝處測量跑道的長度,如果沒有凸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處測量。
3、400米以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該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為1.22米,為1.25米,分道線寬5㎝,所有分道寬應該相同。
EPDM預制型跑道的使用要求
EPDM預制型跑道是根據(jù)科學的材料配制和運動學的原理經(jīng)眾多的科研專家研發(fā)的新一代運動跑道的結晶,充分滿足專業(yè)運動員對跑道的使用要求。跑道表面設計為凹凸形花紋,底部為斜向凹穴型。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線、耐酸堿、抗老化、耐低溫和抗霉菌能力。適用于各種氣溫、氣候條件的使用。 全塑型塑膠跑道的特點、施工工藝、技術參數(shù)和驗收方法和混合型完全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混合型跑道 的彈性層中加有不超過25%的黑橡膠顆粒,而全塑型跑道中沒有加入黑橡膠顆粒,又稱純膠型,用于網(wǎng)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
塑膠跑道及球場施工方案
標準塑膠跑道運動場面層材料一般采用合成材料面層,跑道區(qū)域厚度一般為12-13mm,加厚區(qū)位18mm-25mm,18mm加厚區(qū)域為跳高區(qū)、跳遠區(qū)、三級跳遠區(qū)、撐桿跳區(qū)、標槍投擲區(qū);障礙水池加厚區(qū)位25mm,為節(jié)省造價,在輔助區(qū)域可鋪設9mm厚合成材料面層。
1、塑膠跑道施工方案基礎底面的要求:
1.1、 可采用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進行基礎鋪裝,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水泥混凝土基礎需要切割伸縮縫,可不做防水層)。
1.2、 基礎嚴禁產生裂縫和由于冰凍引起的不均勻凍脹。
1.3、 基礎必須有較好地平整度和規(guī)定坡度。
1.4、 表面必須平坦、保證排水。
1.5、 基礎表面要保持清潔干燥,基礎完工后,嚴格要求15天以上的保養(yǎng)期。
塑膠跑道建造標準及規(guī)則
塑膠跑道建造標準
1.標準跑道全長為400米,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
2.應在跑道內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注:《國際田聯(lián)的田徑場地設施手冊》含有全部有關跑道結構、設計、標記的技術信息。本規(guī)則給出了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為1.22米,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應按上述第2款的規(guī)定測量分道的長度,其他分道的長度應在內側分道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