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三、流水線的經濟效益和缺點:2、流水線的缺點:1)易使工人產生單調感和厭倦情緒;2)缺乏柔性,對品種變更的適應能力較差;3)流水線對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反映敏感;4)組織流水線一次性投資較大。技術設計:被稱為流水線的“硬件”設計。包括:工藝路線、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專用設備的設計,設備改裝設計,專用卡具的設計,運輸裝置的設計等等。
生產線工位器具:生產線工位器具主要包括:上下料架、工裝量具放置架、工序零件存放架、儲料架、轉運小車等。工位器具制作由建設單位做出方案,報請技術部及公司主管領導審批。方案審批后建設單位進行市場制作調研,通過幾家的價格對比和談判確定初部的價格,報請財務和項目主管領導審批后制作。人員配備:技術人員;操作人員技能培訓;設備日常維護;日常開工點檢項目;人員培訓記錄。
傳統(tǒng)的批量生產方式:1、以功能水平式布局:按功能分別擺放機床需要搬運來連接——盡量減少搬運次數——每次搬運批量大——等待加工半成品增加——延長流程時間、在制品數量大、廠房面積大、不良品批量大、增加管理難度。2、產能不平均混批:不同工序,速度不一——為達平衡,不同工序,機器數量不同——「混批」現象產生——源因不清楚——不良原因不宜查出——多重制程抽檢、解決問題費時、多種問題并發(fā)、較難找出問題原因、容易產生誤判。
九、生產線編成總結:目的:將編程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做出的改善,取得的成果等方面進行書面化、總和系統(tǒng)化。有利于革新方法經驗的積累,便于日后管理人員對生產狀況的掌握。①編成效率、平面布局前后的比較;②工位合并的依據,設備、治具改善前后的參照;③革新前后人員、生產效率、占地面積、稼動時間、生產數量、半成品堆積數量及金額等方面進行效果比較,并且計算出經濟效益。④將編成過程中所做出的改善和調整記入文案中,如:作業(yè)指導書、QC工程圖和工藝流程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