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鉻——高光潔度的后處理
a鉻最為常見的存在形式是作為合金元素用于不銹鋼中,來增強不銹鋼的硬度。鍍鉻工藝通常分為三種類型:裝飾性鍍層、硬質鉻鍍層以及黑色鉻鍍層。鉻鍍層在工程領域中應用相當廣泛,裝飾性鉻鍍層通常作為最表層鍍于鎳層外面,鍍層具有精致細膩如鏡面一般的拋光效果。作為一道裝飾性后處理工序,鉻鍍層厚度僅為0.006毫米。在打算采用鉻鍍層工藝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工藝的危險性。近十年來,六價裝飾性鉻水被三價鉻水所取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為前者具有非常強的致癌性,而后者則被認為毒性相對小一些。
材料特性:光潔度非常高、優(yōu)良的防腐蝕性能、堅硬耐用、易于清洗、摩擦系數(shù)低。
典型用途: 裝飾性鍍鉻是許多汽車元件的鍍層材料,包括車門把手以及緩沖器等,除此之外,鉻還應用于自行車零部件、浴室水龍頭以及家具、廚房用具、餐具等。硬質鍍鉻更多的用于工業(yè)領域,包括作業(yè)控制塊中的隨機存儲器、噴氣機發(fā)動機元件、塑料模具以及減震器等。黑色鍍鉻主要用于樂器裝飾以及太陽能利用方面。
拉絲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屬強行通過模具,金屬橫截面積被壓縮,并獲得所要求的橫截面積形狀和尺寸的表面處理方法稱為金屬拉絲工藝。
拉絲可以根據(jù)裝飾需要,制成直紋、亂紋、波紋和旋紋等幾種。
拋光是對零件表面進行修飾的一種光整加工方法,一般只能得到光滑表面,不能提高甚至不能保持原有的加工精度,隨預加工狀況不同,拋光后的Ra值可達1.6~0.008μm。
一般分為機械拋光和化學拋光。
表面合金化技術的典型工藝就是化學表面熱處理。是將工件置于特定介質中加熱保溫,使介質中活性原子滲入工件表層從而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和組織,進而改變其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與表面淬火相比,化學表面熱處理不僅改變鋼的表層組織,還改變其化學成分。根據(jù)滲入的元素不同,化學熱處理可分為滲碳、氮化、多元共滲、滲其他元素等。 化學熱處理過程包括分解、吸收、擴散三個基本過程。
化學表面熱處理的兩種方式就是滲碳和滲氮。
對比
滲碳
氮化
目的
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同時保持心部良好的韌性。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提高耐蝕性。
用材
含0.1-0.25%C的低碳鋼。碳高則心部韌性降低。為含Cr、Mo、Al、Ti、V的中碳鋼。常用方法
氣體滲碳法、固體滲碳法、真空滲碳法
氣體氮化法、離子氮化法
溫度
900~950℃
500~570℃
表面厚度
一般為0.5~2mm不超過0.6~0.7mm用途
廣泛用于飛機﹑汽車和拖拉機等的機械零件﹐如齒輪﹑軸﹑凸輪軸等。用于耐磨性、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及耐熱、耐磨及耐蝕件。如儀表的小軸、輕載齒輪及重要的曲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