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當時,瓦特就是利用水輪使金屬圓筒旋轉,讓中心固定的刀具向前推進,用以切削圓筒內部,結果,直徑75英寸的汽缸,誤差還不到一個的厚度,這在當對是很先進的了。 但是,威爾金森的這項發(fā)明沒有申請保護,人們紛紛仿造它,安裝它。1802年,瓦特也在書中談到了威爾金森的這項發(fā)明,并在他的索霍鐵工廠里進行。1540年,另一位畫家畫了一幅《火工術》的畫,也有同樣的鏜床圖,那時的鏜床專門用來對中空鑄件進行精加工。
世界上臺真正的鏜床是1775年由威爾金森發(fā)明的。其實,確切地說,威爾金森的鏜床是一種能夠精密地加工大炮的鉆孔機,它是一種空心圓筒形鏜桿,兩端都安裝在軸承上。 1728年,威爾金森出生在美國,在他20歲時,遷到斯塔福德郡,建造了比爾斯頓的座煉鐵爐。其中在我們機械行業(yè)普遍也是的鏜床應該飛坐標鏜床莫屬了,下面我們也就坐標鏜床的一些特點來做一個簡要的介紹與分析。
為大炮炮筒加工而誕生的臺鏜床(威爾金森,1775年)。到了17世紀,由于軍事上的需要,大炮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十分迅速,如何制造出大炮的炮筒成了人們亟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由于刀具安裝在長軸的前端,就會出現(xiàn)軸的撓度等問題,所以,要想加工出真正圓形的汽缸是十分困難的。為此,斯密頓不得不多次改變汽缸的位置進行加工。工場手工業(yè)雖然是相對落后的,但是它卻訓練和造就了許許多多的技工,他們盡管不是專門制造機器的行家里手,但他們卻能制造各種各樣的手工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