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xiàn)代扒渣機一般都采用了機電液一體化控制模式,我們在排除一些故障時,解決的都是以下一些問題:
1、發(fā)動機轉速下降
首先要測試發(fā)動機本身輸出功率,如果發(fā)動機輸出功率低于額定功率,則產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燃油品質差、燃油壓力低、氣門間隙不對、發(fā)動機的某缸不工作、噴油定時有錯、燃油量的調定值不對、進氣系統(tǒng)漏氣、制動器及其操縱桿有毛病和渦輪增壓器積炭。拆下渦輪后發(fā)現(xiàn),緊固泵輪和導輪的鎖緊螺母也松動了,這也造成了泵輪與導輪的軸向串動,同時泵輪和渦輪的端面已由平面被磨成魚鱗狀。如果發(fā)動機輸出動力正常,就需要查看是否因為液壓泵的流量和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不匹配。
2、工作速度變慢
扒渣機工作速度變慢主要原因是整機各部磨損造成發(fā)動機功率下降與液壓系統(tǒng)內泄。液壓油在高壓下因內泄而產生溫度,也因過多內泄增加散熱系統(tǒng)負載從而升溫。扒渣機的液壓泵為柱塞變量泵,工作一定時間后,泵內部液壓元件(缸體、柱塞、配流盤、九孔板、龜背等)不可避免的產生過度磨損,會造成內漏,各參數(shù)據(jù)不協(xié)調,從而導致流量不足油溫過高,工作速度緩慢。這時就需要整機大修,對磨損超限的零部件進行修復更換。
3、扒渣機無力
挖掘無力是挖掘機典型故障之一。對于挖掘無力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為挖掘無力,發(fā)動機不憋車,感覺負荷很輕;第二種為挖掘無力,當動臂或斗桿伸到底時,發(fā)動機嚴重憋車,甚至熄火。
扒渣機保養(yǎng)方法介紹:
1.扒渣機使用前,必須把液壓油加到油箱五分之四以上,液壓油次要在扒渣機工作100小時后更換,第二次更換不能超過使用450小時,以后至少每年更換一次液壓油。液壓油濾芯應同時更換,保證油箱的清潔程度。
2.應保持扒渣機的完整與清潔,經(jīng)常檢查扒渣機各部位的螺栓、螺母、螺釘?shù)?,如果發(fā)現(xiàn)松動要及時擰緊。
3.每天保證兩遍向各個活動部位的油嘴打黃油,直到黃油從活動部位的縫隙中溢出為止;應保證三天一次向各方向連接軸、轉軸、軸承等潤滑部位加注潤滑油或鈣基油脂,保證其潤滑度及防止氧化。
4.定期檢查各油管是否有彎折和扭曲甚至破損的地方,發(fā)現(xiàn)后要立即更換,以防影響管路暢通從而使機器不能正常工作;檢查各個液壓元件的密封件是否損壞變形影響其密封效果,若發(fā)現(xiàn),應及時更換。
5.開機前要檢查電纜、插座、插頭、有無破損,斷路器、接觸器、按鈕、指示燈、轉換開關等電器及其連接線路是否燒損、松脫,并及時進行修復更換。以上元件設備檢查無誤后,才可送電開機工作。
6.扒渣機工作時,不可強行扒裝超過本機輸送能力的料塊到輸送帶上,以免機械超負荷產生故障;工作時禁止電氣設備碰到水,以防漏電;對卡在鏈軌節(jié)中的堅硬物應及時清除,以防損壞履帶。
7.扒渣機工作結束后,應把機器清理干凈,在履帶和刮板鏈上注入廢機油,防止其氧化,可延長履帶和刮板鏈的使用壽命。
8.機器使用半年后,要檢查支重輪、引導輪、鏈輪、鏈軌節(jié)和履帶板,如果磨損嚴重,影響使用要及時更換;扒渣機斗齒磨損后不可再繼續(xù)使用,要及時更換,以免損壞斗齒座。
輪式扒渣機需要注意很多繁雜的問題,所以不細心的操作者很容易忽略掉一些不起眼,但比較重要的問題:
1、扒渣機行走前要清理開附近的電纜。
2、扒渣機在停放時要讓鏟斗和小臂輕碰限位塊,讓大臂下放至斗齒碰觸地面,如果是停放到斜披上則還要在輪胎或履帶下墊放三角木。
3、扒渣機停機時間超過4小時,再啟動時要讓泵空轉幾分鐘。
4、扒渣機油箱溫度過高、過低時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降溫或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