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食用雞精可以用什么取代更健康
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20世紀之前,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在享受著天然食物,而天然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到近代才被我們熟知的具有鮮味的氨基酸。多數(shù)廠家不作雞精用量的建議,至多不過給你一份清湯的配方,“將20克雞精溶于1升沸水中”。而今天的人們吃的食物,要么經(jīng)過長期儲存,要么經(jīng)過復雜的深加工,原始的鮮味都已經(jīng)損失嚴重,所以需要出現(xiàn)調(diào)味品來提升食物的價值。
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谷氨酸過多食用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因而某些廠家就推出了所謂的“雞精”產(chǎn)品。過多食用味精,會造成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fā)育緩慢,嚴重者會嚴重影響嬰幼兒的智力呆。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雞精的主要成分依舊是“谷氨酸鈉”,和味精不同的是雞精中添加了一些食用香精、色素,并且改變了一些加工技術(shù),從而使雞精看起來更像雞肉粉的形狀。而其本質(zhì)依舊是味精(谷氨酸鈉)!
味精和雞精在烹飪過程中分別注意哪些
味精在烹飪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在菜肴臨出鍋前加入味精。因為谷氨酸鈉在溫度高于120℃時,會變?yōu)榻构劝彼徕c,食后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長期積聚體內(nèi)可造成心跳加速、手顫抖、失1眠等不良反應。
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魚、糖醋里脊、醋椒魚等。味精呈堿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菜肴走味。
3、不宜在堿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包子、饅頭等。在堿性環(huán)境中,谷氨酸鈉會變成谷氨酸二鈉,使鮮味降低,甚至失去鮮味。
味精的化學名稱谷氨酸鈉,又叫麩氨酸鈉,是氨基酸的一種,也是蛋白質(zhì)的后分解產(chǎn)物。在強堿溶液中,能天生谷氨酸二鈉,鮮味就沒有了。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chǎn)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1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假如將水溶液加熱到120℃,能使部分谷氨酸鈉失水而天生焦谷氨酸鈉,就更沒有鮮味了。據(jù)研究;味精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欲,進步人體對其他各種食品的吸收能力,對人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由于味精里含有大量的谷氨酸,是人體所需要的一種氨基酸,96%能被人體吸收,形成人體組織中的蛋白質(zhì)。它還能與血氨結(jié)合,形成對機體無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組織代謝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又能參與腦蛋白質(zhì)代謝和糖代謝,促進氧化過程,對中1樞1神1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顒悠鹆己玫淖饔谩U蛉绱?,有報道用以防止肝昏迷,每服味精3克,1日3次;防治癲1癇小發(fā)作,成人逐日2克,小兒每歲逐日服1克,1日3次分服;大腦發(fā)育不全,每歲逐日服 l~1.5克,1日3次分服。味精是一種廣泛應用的調(diào)味品,其攝人體內(nèi)后可分解成谷氨酸、酪氨酸,對人體健康有益。
味精使用方法
1.對用高湯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為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菜肴口味不倫不類。
2.對酸性強的菜肴,如:糖醋、醋熘菜等,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huán)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越差。
3.在含堿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遇堿會化合成谷氨酸二鈉,產(chǎn)生氨水臭味。
4.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chǎn)生苦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每道菜不應超過0.5克。
5.做菜使用味精,應在菜快炒好時加入。因為在高溫下,味精會分解為焦谷氨酸鈉,即脫水谷氨酸鈉,沒有鮮味。
6.注意投放溫度,味精在120℃的高溫時會變成焦谷氨酸鈉,會失去鮮味和營養(yǎng),因而炸制食品,急火快炒時不宜使用,投放味精的適宜溫度是70~80℃,此時鮮味濃。
7.注意投放時間,1好在湯菜出鍋前投放,不要提前,也不要與原料同時投入或烹調(diào)中途加入,腌菜時不要使用味精。
8.注意適量,就科學家研究表示使用味精過量,容易導致肥胖。
9.3個月內(nèi)的嬰兒食物中不宜使用味精。
10,過多食用味精有可能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