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強夯地基是把重錘從一定高度自由落體下落夯擊土層,使地基迅速固結的方法,因其地基加固效果顯著,施工操作簡單,施工費用低,施工工期短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堆場、公路、機場、房屋建筑、油罐等工程的地基處理。在強夯方案設計中,也常常因在采用強夯法進行地基加固處理后地面整體會有一定的下沉量,如果地面平均夯沉量估算不準確,直接會影響設計質量。
強夯施工夯后地面的平均夯沉量,一般指從起夯面標高到全部強夯施工完畢整平面標高的沉降差,也相當于滿夯后各遍平均夯沉量的累加值。由于強夯后地面平均夯沉量的估算直接關系到建筑場地的土方平衡和工程費用,所以預估強夯地面的平均沉降量有一定的經濟意義和工程意義。
根據試夯確定的地面平均夯沉量,由于試夯區(qū)面積較少,而實際施工時面積較大,與實際情況相比誤差較大,所以強夯地面平均夯沉量的預估,一般應根據工程經驗確定。
地基強夯的施工流程簡單,所用到的機具器械較少,對企業(yè)帶來了非常實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當天氣情況糟糕的情況下,除了執(zhí)行強夯施工方案的基本操作外,還需要特別注重當中的一些具體細節(jié)的處理措施,要嚴格防止和控制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只有做到安全防控,地基強夯工程的質量效果和施工進度才會得到強有力地保障。
強夯施工在夯擊之前的一些基礎準備工作做完后,就可以部署夯中的各項任務了,一般來說都是按照地基強夯工程的標準步驟進行施工操作。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強夯公司要特別注意,首先簡單盤點一下是哪些情況。
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時,由于雨水會積蓄到夯坑內部或者是夯擊過后的施工現(xiàn)場場地,那么就必須立刻清除,讓水分盡掉才能施工。另外要使用推土機來壓實被地基土體所填充的夯坑,而且需比附近地面高出一部分。這樣可防止夯坑內部土壤吸水過多,避免后夯擊時出現(xiàn)橡皮土的情況。如果是在冬天進行強夯施工,偶爾會出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一是氣溫過低,地基現(xiàn)場土層可能被冰凍住,這就要求擊碎凍土層才能施工,施工企業(yè)需合理的加大夯擊的次數。二是地面存在厚實的雪層,此時相關人員一定要及時進行除雪作業(yè),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開展。
強夯法的施工工序詳解
強夯法在正式處理地基前,首先要進行試驗,也就是所謂的試夯,以確定其設計方案的處理效果和可靠性。在強夯施工完成后,需要檢測施工地基的承載力。因此,地基強夯處理要注意每個施工細節(jié)、工序,確保夯擊次數和擊能,控制夯實操作時間間隔,以便使地基強夯處理能滿足設計要求,并且能夠保證處理后的場地條件能滿足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既能節(jié)約成本、又不能拖延施工工期。
強夯施工進入場地,先根據設計的需求選擇夯錘的重量、落距、夯擊能的大小來確定參數。夯擊能是強夯地基至關重要的一項步驟,直接影響強夯地基的有效加固。強夯前,通過試夯選定施工技術參數,在試夯區(qū)夯擊前,選定原位測試,并采取原狀土樣,測定有關土性數據,如符合設計要求,即可按照試夯時的有關技術參數,確定正式強夯的技術參數, 一般的強夯技術參數如下:錘重與落距是影響夯擊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錘重一般是10~40t,落距一般小于8米,錘重與落距的乘積稱為夯擊能,夯擊能過小,加固效果差,夯擊能過大,會破壞土體,降低強度,所以夯擊能是一個關鍵因素。
有效加固深度與錘重、落距、夯擊次數、錘底、地基性質以及地下水位有著密切關系,施工團隊在設計方案時,應根據現(xiàn)場試驗以及當地經驗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