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于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采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后掩藏著什么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建議家長們好好看看。
粗心是做錯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xiàn)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會有不一樣。
我們判斷“粗心”的標準通常有:
1.“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自己,熟練度夠嗎?
2. “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
3. “審題錯了,不是不會做”——那就問問自己,準確率夠嗎?比如平時做題力求一遍做對嗎?
我們常常認為,平時做過的,考試就能做出來,其實并不是。
閱讀技巧與其他技巧一樣,可以通過練習以及了解關鍵技術,使自己得到提高。在本文中,我主要關注傳統(tǒng)書籍的閱讀。即便如此,我要講到的這些技巧仍然可以適用在數(shù)字閱讀中。這些技巧你可以借鑒,當然也可以分享給你的孩子。
確定你閱讀的目的:休閑還是學習
一般來講,讀書的目的有兩大類:休閑或學習。如果你的目的是休閑,那么發(fā)展的讀書技巧不是重要的。所以這一點,一定要分清楚,不必霸王硬上弓。我主要談以學習為目的的閱讀技巧,順便舉幾個休閑和虛構類閱讀的例子。
讀書筆記(是的,你可以在書上寫?。?
你是否注意到大多數(shù)印刷書籍都有頁邊空白?這些空白是留給你寫筆記用的。有些商業(yè)或自我完善型書籍還有些空白書頁,供你做練習或其他用途。一旦你開始在書上寫筆記,你就會放慢速度,從中獲益更多。
讓孩子愛上閱讀:
爸媽做榜樣,放下手機,拿起書本
先看看下面幾個情況你都中招了嗎?
每天在家大多時候手里拿著手機刷朋友圈、看電視,玩游戲。
陪孩子出去玩,在車上或走路的時候也會時不時拿著手機點來點去。
經(jīng)常在工作、家務或很累的時候,把手機或平板給孩子當玩具玩。
孩子是你的一面鏡子,他一直在經(jīng)過模仿、復刻你的行為和習慣,你怎樣去做事,他就會怎樣。
所以,如果孩子不愛看書,家長首先要檢討自己。自己從來不讀書,孩子怎么可能會喜歡呢?試想,家長每天晚上吃完飯看著電視,玩著手機,從來不看書,卻要求孩子看書,這可能嗎?
專家建議
爸媽們除了別總在孩子面前使用、玩電子產(chǎn)品之外,還應該拿起書本去閱讀、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共同閱讀的親子時光將更加溫馨,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憶。
不少同學認為背課文難,其實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覺得背課文難,所以背課文很難。
這個其實就是心理暗示,如果你已經(jīng)預設一件事情很難,那這件事情完成的概率會降低。
2.僅僅是為了背課文而背課文。
大部分同學背課文是為了完成作業(yè),而不是真想記住,所以即使暫時記住了,過了作業(yè)那一關也就很快忘了。
其實,背誦也要注意講究方法。只有根據(jù)課文的不同,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才能切實提高背誦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