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兒童練武術的好處
1、強化你的身體,讓身體速度/反應更快 、力量更大、耐力更強、靈活度更好;
2、較主要的還是鍛煉你的意志力,如果 你能堅持個3-5年,你的意志力會提高很 多,做其他事情比較有毅力,遇到事也不 會很容易慌亂。
中國武術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中華民族的國粹。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搏擊為主要動作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tǒng)武術項目。
少兒武術基本功訓練方法
1、正壓腿
面對一定高度的物體,左腳跟放在物體上,腳尖勾起,兩腿伸直,兩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兩手抓握左腳,然后上體立腰向前下方振壓,用頭頂盡量觸及腳尖。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壓。
2、側壓腿
右腿支撐站立,左腳從體側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體上,腳尖勾起,右臂上舉,左掌立于胸前,兩腿伸直,腰部挺立,上體向左側下振壓,振壓幅度要逐漸加大,直到上體能側倒在左腿上。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伸直,開髖立腰挺胸,上體完全側倒。
3、豎叉
兩腿伸直前后叉開成直線。左腿后側著地,腳尖上翹;右腿前側著地,腳背扣在地上,兩臂立掌側平舉。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立腰挺胸,沉髖挺膝。
武術的內容與分類,作為武術愛好者你認識多少呢?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內容龐雜。要深入地認識與理解武術,有必要對其進行分類。合理的分類,有助于從宏觀上把握武術的內容,有利于找出武術運動的內在規(guī)律,從而指導武術活動的開展,促進武術運動的發(fā)展。根據邏輯學的基本原理,要給事物分類,必先確定分類標準,標準不同,則分類方式與結果不同。少年兒童時期的武術訓練體系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文化教育少年兒童時期處于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
武術常用的分類標準有三:拳技法,地理空間,運動形式。按拳理技法分,武術可分為內家拳與外家拳,內家拳主要有太極、八卦、形意、大成等,外家拳主要有少林、查、華、炮、洪等;按地理空間分,武術可分為北派與南派,北派多用腿,南派多用拳,故有“南拳北腿”之說;反之,運動員身體素質差,即使有較好的思想品德和技術水平,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身體素質訓練,是少兒武術訓練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按運動形式分,武術可分為套路運動、運動、功法運動三類。以下詳細說明武術的套路、功法三種運動形式。
柔功泛指鍛煉肢體關節(jié)活動幅度和肌肉舒展能力,提高柔韌素質的練習方法。
輕功是指發(fā)展彈跳、騰躍、越障能力的功法。少林七十二藝中的飛行功、梅花樁功、一線穿即屬此類。
武術功法,多數是前輩習武者經驗的總結與提煉,有著較高的鍛煉價值,少部分則是好事者憑空杜撰的,如若練習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大多數的武術典籍中,對功法的練習效果多有夸大,如隔空擊物、隔山打牛、踏雪無痕等,現(xiàn)代習武者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