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當然了,紅薯葉的葉柄比較長,而且外面有一層光滑的絲衣包裹著,紅薯葉長久點就會比較顯老了,直接摘來煮著吃,不好吃,其實,可以把那層絲衣剝掉,類似剝南瓜藤外皮,然后洗干凈切小段炒雞蛋或者是炒蝦米螺肉之類的也是很好吃呢。隨著生長,紅薯苗的藤變長變多,有老葉二、老弱紅薯藤作漚肥原料
種植紅薯苗當葉菜吃,可以采摘葉子很多次,而隨著紅薯苗的生長茂盛,藤很長又多,產生些老葉,也會產生些長勢差的弱藤,為了讓紅薯苗長得更好更久可以采摘多,我們得摘走那些弱藤、老藤、部分旺藤中后段,而這些藤是不吃的,若是家里不養(yǎng)豬喂豬的話,扔掉又浪費,那其實我們可以拿來漚肥(漚肥做法類似鄉(xiāng)居小菜之前寫過的用鬼針草漚肥,詳情閱讀鏈接:夏季只會尿水單獨漚肥用?試加鬼針草:易操作,液體、渣渣均可用),平時種菜用。
紅薯藤比較長,我們要用刀剁成2-3cm(約2指般寬大)的小截,更利于發(fā)酵腐化成肥,若是家里有切新鮮豬食機器的話可以切更短、速度更快;而相對來說,藤本身比藤上的葉子更老、木質化,漚肥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不嫌麻煩的話,漚肥上建議把葉子摘下來單獨漚肥,沒有葉的藤單獨漚肥。漚肥既可以把剁成小截的紅薯藤扔到化糞池里加水漚,也可以放到桶里加水/淘米水/新鮮人尿然后蓋上蓋子一起漚,等到漚的肥臭味可以忽略、沒看到有明顯氣泡冒出了就可以盛來兌水用;而溫度越高,漚肥也越快,像現(xiàn)在夏季里每天三十多度的高溫熱曬得很,剁好的薯葉漚肥快的話半個月可以用了。
紅薯苗栽的比較淺,在淺層中土壤比較疏松透氣,紅薯生長發(fā)育比較均勻,大小適中,收獲釆挖省事省力,容易收獲,破損率低。但是當天氣干旱時,淺栽薯苗成活率比較低,不耐旱,干旱時因為水分不足會影響產量。
紅薯苗栽的深淺要根據土壤狀況,土壤肥力而定。在山坡地,沙土地,貧瘠地等容易干旱,澆水不方便的土壤中,起低壟,要深栽薯苗,以斜插法為主,使薯塊超一個方向生長,以提高成活率,抗旱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