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冷庫安裝中冷庫材料費的控制
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可從材料的采購、 存儲、 管理等方面入手。在采購過程中通過買價控制、 運費控制、 損耗控制來實現(xiàn)。在存儲、 管理過程中應及時利用材料, 減少因過量儲存工程不必要的材料或因不能及時利用而浪費的材料,造成工程成本的提高。
2.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量,可采用定額、 計量、 指標、 包干等方式來控制。堅持按定額確定材料消費量, 實行限額領料制度,冷庫安裝中的施工人員只能在規(guī)定指標內分期分批領用, 如超出限額領料, 要分析原因, 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3.改進冷庫工程施工技術,對于冷庫安裝中的材料需要又經濟又實用,推薦使用各種新技術、 新工藝、 新材料來代替原有的普通材料, 既能保證冷庫功能有效發(fā)揮,又能節(jié)省人力、物力、財力。
所以,嚴格根據國家有關施工規(guī)范進行冷庫工程的施工,按預定工序循序進行,嚴把質量關,在確保質量、 工期的基礎上,不作不必要工序,同時施工企業(yè)還應定期對冷庫工程項目進行質量檢測,做到冷庫安裝工程一次合格,杜絕返工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回避冷庫安裝工程成本。
冷庫設備調試
冷庫設備調試規(guī)范:
1. 制冷系統(tǒng)
1.1用N212Kg/cm2對系統(tǒng)檢漏,如2h沒問題,可抽真空,1h沒問題,則加氟利昂保壓。
1.2無N2則先抽真空2h沒問題,充氟利昂5 Kg/cm2氣相捉漏,沒問題則待試機。
1.3檢查所有接線排線是否正確,符合要求,檢查電源是否達標。
2.通電試機制冷系統(tǒng) 制冷系統(tǒng)各部件正常運轉后,開機補充氟利昂至液浸滿為止,此時調整溫控設定值,終止溫度及溫差(4~5℃),并觀察溫度達終止溫度時低壓壓力值,設定低壓壓力保護值(低于停機值0.4~1.2 Kg/cm2,冷凍0.4,冷藏1.2 Kg/cm2)及壓差值(0.5 Kg/cm2),高壓保護值出廠時已設定在25 Kg/cm2,除非特殊情況不準變更,可人為調整壓力值,檢查高低壓是否能進行保護,并調整熱繼電器保護值為開機正常電流的2.5倍,也需手動測試其性能。
3.通電試機化霜系統(tǒng) 化霜定時器SB3.8-1,調整頻率為每天1-12次,每檔2h,除霜時間為2-60min,一般設定在每4h一次,每次25min化霜終止溫度設定在+25℃,化霜時檢查電熱絲是否正常工作,排水電熱絲是否正常發(fā)熱。
4.如遇到散熱器距主機或主機距蒸發(fā)器水平距離大于10M,高度大于5M的情況可適量補充冷凍油。
5.各種數據都設定調試好后,再重設開停機3次,檢查各部件是否能正常工作,此時可請客戶檢查并驗收。
6.以上工作結束后,清理庫內外衛(wèi)生,請客戶檢查驗收整個冷庫,簽字確認并移交。
用海水冰冷卻魚類比淡水好
從保鮮要求來看,冷卻用的冰蕞好是機制冰,冰塊大小要均勻,以便增大魚體與冰塊的接觸表面,加快冷卻速度,同時也可避免魚體變形和機械損傷。
用海水冰冷卻魚類比淡水水好,因海水冰融點比淡水冰低(-1℃),并有較強的抑制酶活性的作用,用海水冰保藏的魚類可不失去天然色澤和硬度。海水冰可在漁船出海過程中在船上自行產生,有片狀、柱狀、雪花狀等多種。用冰冷卻的魚不能長期保藏,一般為8~10天,不超過13~14天。用防腐冰或素冰可延長冷卻魚得貯藏期。例如用次冰冷卻魚,可保藏17~18天。
用冰冷卻魚類,一般以箱或桶為容器。先在容器底部放5~10cm的碎冰,然后將魚均勻而緊密地排列在冰層上。后在排列的魚層上均勻地撒一層冰再放一層魚。這樣一層冰一層魚,知道后上部再撒一層5~10cm的冰。此法可使魚體溫度在2~4h降至3攝氏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