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0世紀30年代以前,大多數機床的主軸采用單油楔的滑動軸承。隨著滾動軸承制造技術的提高,后來出現(xiàn)了多種主軸用的高剛度滾動軸承。這種軸承供應方便,價格較低,摩擦系數小,潤滑方便,并能適應轉速和載荷變動幅度較大的工作條件,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滑動軸承具有工作平穩(wěn)和抗振性好的優(yōu)點,在一些精加工機床如磨床上用得很多。50年代以后出現(xiàn)的液體靜壓式軸承,精度高,剛度高,摩擦系數小,又有良好的抗振性和平穩(wěn)性,但需要一套復雜的供油設備,所以只用在機床和重型機床上。氣體軸承高速性能好,但由于承載能力小,而且供氣設備也復雜,主要用于高速內圓磨床和少數超精密加工機床上。70年代初出現(xiàn)的電磁軸承,兼有高速性能好和承載能力較大的優(yōu)點,并能在切削過程中通過調整磁場使主軸作微量位移,以提高加工的尺寸精度,但成本較高,可用于超精密加工機床。在數控機床中常使用無滑環(huán)摩擦片式電磁離合器和牙嵌式電磁離合器。
高速數控機床主傳動系統(tǒng)的機械結構已得到極大的簡化,基本上取消了帶輪傳動和齒輪傳動。機床主軸由內裝式電動機直接驅動,從而把機床主傳動鏈的長度縮短為零,實現(xiàn)了機床的“零傳動”。這種主軸電動機與機床主軸“合二為一”的傳動結構形式,使主軸部件從機床的傳動系統(tǒng)和整體結構中相對獨立出來,因此可做成“主軸單元”,俗稱“電主軸”。由于當前電主軸主要采用的是交流高頻電動機,故也稱為“高頻主軸”。由于沒有中間傳動環(huán)節(jié),有時又稱它為“直接傳動主軸”。電主軸的高轉速高達60000~180000r/min,旋轉部分的任何微小不平衡量都可能引起巨大的離心力,造成機床的振動,從而影響零件的加工質量。電磁懸浮軸承高速性能好,精度高,容易實現(xiàn)診斷,但是由于電磁測控系統(tǒng)復雜,這種軸承價格十分昂貴,而且長期居高不下,至今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對電主軸進行十分嚴格的校動平衡,使得動平衡精度達到ISO標準G0.4級,即在高轉速時,由于殘余動不平衡引起振動的速度大允許值為0.4mm/s。為此,在電主軸結構設計時,必須嚴格遵守結構對稱的原則。電動機轉子與主軸之間通過過盈套筒產生的過盈配合來傳遞扭矩,盡量避免采用鍵、螺紋和其他零件連接;(2)潤滑系統(tǒng)采用良好的潤滑系統(tǒng)對高速電主軸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拆卸主軸時,用高壓泵將高壓油從轉子內套左端小孔a壓入環(huán)形內孔e,過盈套筒1的內徑在高壓油的壓力作用下要脹大,這樣就可以方便地將轉子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