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進行二次定位時,如果初次定位不夠準,二次定位機構將有可能通過傳動鏈施加外力,嘗試轉動電機軸,這樣就會報警。另外一點是同步帶輪的直徑不可以太小,太小的話,經(jīng)過同步帶輪時,螺釘會以比較大的力往外拉皮帶:。建議加裝光電式接近開關提高初次定位精度,用兩個接近開關,一個作為減速,另一個用來停止,實現(xiàn)初次定位,然后通過二次定位機構實現(xiàn)精定位:在滑座上安裝相應的感應觸發(fā)塊,靠近接近開關時,觸發(fā)信號給控制系統(tǒng):
可打開/閉合的360度整圓弧導軌
管道的旋轉加工,比如分瓣式切割坡口機,切割刀具需要繞著管道旋轉,為了實現(xiàn)此圓周運動,這時候旋轉加工設備就需要使用到帶齒圈的圓弧導軌,請參考說明文章:帶齒輪齒圈驅動滑座的弧形導軌;該潤滑器已準備就緒,可直接擰入連接到潤滑點,里面填充高品質潤滑脂。并且旋轉加工設備往往需要能夠打開/或者分瓣,在管道的任意位置合上:
上述應用需求,就要求360度整圓弧導軌是由多段拼接而成,可打開/閉合;如下是一個實際應用案例的圖紙,由兩個半圓弧導軌組成的360度帶齒圈圓弧導軌:
環(huán)形導軌-鏈式刀庫應用
和圓盤式導軌相比,鏈式刀庫具有刀具容量大的優(yōu)點,但傳統(tǒng)鏈式刀庫的鏈條式結構:刀具相當于放置在鏈條上,鏈條需要來回運動,沒有辦法實現(xiàn)全部鏈條的剛性支承;也就是說,對于鏈條式刀庫來說,鏈條即是承載系統(tǒng)又是傳動系統(tǒng),這決定了鏈條式刀庫存在著明顯的缺陷:機械剛性差、傳動間隙大,從而造成刀庫定位精度差;精度等級已標準化,從低到高依次為P0級、P6級、P5級、P4級、P2級。為了提高定位精度,需要配套復雜的檢控電路。
桁架機械手的工作狀態(tài)和使用壽命同其結構的動態(tài)特性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詳細的動態(tài)特性分析。動態(tài)特性的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模態(tài)分析法,包含如下三大部分:
一:靜剛度分析
靜剛度是衡量桁架機械手性能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指標。當滑枕沿豎直方向移動到下端時,其伸出量,此時變形也,所以整機的靜剛度分析選擇此時機械手的位置來計算,可計算出滑枕下端沿各個軸向的靜位移量:
X軸向:0.210mm
Y軸向:0.190mm
Z軸向:0.010mm
由計算結果可知,整個機構在X方向的變形量,剛度較弱,這是由于滑枕承載時,橫梁產生了扭曲變形所致。同時滑枕也是該機械手靜剛度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加強筋或增加滑枕鋁型材的壁厚等措施來提高靜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