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674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提出用外擺線作齒廓曲線,以得到運轉平穩(wěn)的花鍵軸?;ㄦI軸在一定的行業(yè)中能夠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和性能,按照原理和工作程序進行生產(chǎn)和加工,保證能夠在生產(chǎn)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18世紀工業(yè)革命時期,花鍵軸技術得到高速發(fā)展,人們對花鍵軸進行了大量的研究。1733年法國數(shù)學家卡米發(fā)表了齒廓嚙合基本定律;1765年瑞士數(shù)學家歐拉建議采用漸開線作齒廓曲線。
19世紀出現(xiàn)的滾齒機和插齒機,解決了大量生產(chǎn)齒輪的問題。1900年,普福特為滾齒機裝上差動裝置,能在滾齒機上加工出斜齒輪,從此滾齒機滾切齒輪得到普及,展成法加工齒輪占了壓倒優(yōu)勢,漸開線齒輪成為應用廣的齒輪。
1899年,拉舍先實施了變位齒輪的方案。變位齒輪不僅能避免輪齒根切,還可以湊配中心距和提高花鍵軸的承載能力。
1923年美國懷爾德哈伯先提出圓弧齒廓的齒輪,1955年蘇諾維科夫對圓弧齒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圓弧齒輪遂得以應用于生產(chǎn)。這種齒輪的承載能力和效率都較高,但尚不及漸開線齒輪那樣易于制造,還有待進一步改進。
由于花鍵軸的結構特殊性,決定了其在加熱時的方式只能是連續(xù)加熱的方式。傳動軸花鍵套與花鍵軸頭的主要損傷是花鍵槽磨損、花鍵齒磨損或有橫向裂紋。從上到下的過渡圓弧位置,采用中頻感應加熱設備能夠實現(xiàn)感應器和工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的移動,這樣,就實現(xiàn)了兩者在加熱過程中的相對移動,可以保證感應器和加熱表面的相對距離保持不變,來提高加熱的效果。
因為花鍵軸的淬火部位截面變化比較大,還要保證硬化層的均勻,只能采用預熱、加熱的方法,從花鍵軸法蘭盤到其軸身頂部經(jīng)過預熱以后,感應器再次回到底部重新進行加熱的方法,預熱時采用小功率,加熱時采用大功率。74外花鍵跨棒距小值MRemax=MRemin Ke×T=50。在整個生產(chǎn)過程中,當感應器處在底部的加熱時,因為法蘭盤的具有吸熱作用,進行感應加熱時,感應器需要在底部靜止一段時間,這樣來確保其加熱效果。
大多數(shù)生產(chǎn)商都選用油冷工藝,但這種工藝容易引起火災,也不能滿足大批量的生產(chǎn)需要。也有采用花鍵冷擠的加工工藝(如北京和南京汽車傳動軸廠),雖然加工效率極高,可是加工精度不如銑齒和滾齒。后來,就采用了AQ251淬火介質,同時將其濃度控制在10%-15%之間,加熱時間、介質的濃度、噴射的壓力還有冷卻的時間都可以根據(jù)需求實現(xiàn)自動控制,它采用平板式的噴液器進行噴淋淬火,長度和花鍵軸的底部直徑基本相同,感應器和噴淋器固定好以后,相對的位置不變,這樣來確保加熱之后所有部位都能夠及時地進行噴液冷卻。
磨床加工安全防護磨削加工應用較為廣泛,是機器零件精密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磨床砂輪的轉速很高,砂輪又比較硬、脆、經(jīng)不起較重的撞擊,偶然的操作不當,撞碎砂輪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磨削加工的安全技術工作顯得特別重要,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操作要精神集中,保證萬無一失。此外,磨削時砂輪的工件上飛濺出的微細砂屑及金屬屑,會傷害工人的眼睛,工人若大量地吸入這種塵末則對身體有害,也應采取適當?shù)姆雷o措施。磨削加工時應注意如下的一些安全技術問題。 開車前應認真地對機床進行檢查,包括對操縱機構、電氣設備及磁力吸盤等卡具的檢查。檢查后再經(jīng)潤滑,潤滑后進行試車,確認一切良好,方可使用。 裝卡工件時要注意卡正、卡緊,在磨削過程中工件松脫會造成工件飛出傷人或撞碎砂輪等嚴重后果。(3)在有關圖樣和技術文件中,需要標記時,應符合如下規(guī)定:內(nèi)花鍵:INT外花鍵:EXT花鍵副:INT/EXT齒數(shù):z(前面加齒數(shù)值)模數(shù):m(前面加模數(shù)值)30°平齒根:30P30°圓齒根:30R37。開始工作時,應用手調(diào)方式,使砂輪慢些與工件靠近,開始進給量要小,不許用力過猛,防止碰撞砂輪。需要用擋鐵控制工作臺往復運動時,要根據(jù)工件磨削長度,準確調(diào)好,將擋鐵緊牢。 更換砂輪時,必須先進行外觀檢查,是否有外傷,再用木錘或木棒敲擊,要求聲音清脆確無裂紋。安裝砂輪時必須按規(guī)定的方法和要求裝配,靜平衡調(diào)試后進行安裝,試車,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工人在工作中要戴好防護眼鏡,修整砂輪時要平衡地進行,防止撞擊。測量工件、調(diào)整或擦拭機床都要在停機后進行。用磁力吸盤時,要將盤面、工件擦凈、靠緊、吸牢,必要時可加擋鐵,防止工件移位或飛出。要注意裝好砂輪防護罩或機床擋板,站位要側過高速旋轉砂輪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