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監(jiān)理要點
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進場電纜型號應符合本工程設計要求、電纜外觀無損傷、電纜盤數(shù)量應正確。
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敷設使用機具應合格,無損壞。
電纜敷設前,巡視檢查施工人員個人防護用品應完好無損,并能正確使用。
巡視檢查管道內(nèi)部應無積水,且無雜物堵塞。穿電纜時,不得損傷護層。
巡視檢查排管口封堵應嚴實。
電纜敷設圖
排管工井敷設圖
隧道電纜溝工作井敷設
3.1電纜隧道/電纜溝敷設
工藝標準
電纜應排列整齊,走向合理,不宜交叉。電纜敷設時,電纜所受的牽引力、側壓力和彎曲半徑應符合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
110kV及以上電纜施工前應逐段編制電纜敷設方案,并對牽引力、側壓力進行計算。
在電纜牽引頭、電纜盤、牽引機、過路管口、轉(zhuǎn)彎處以及可能造成電纜損傷的地方應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設計要點
電纜隧道凈高不宜小于1900mm。
除控制電纜外,每檔不宜超過3根。
電纜敷設時轉(zhuǎn)彎半徑不得小于電纜蕞小彎曲半徑。
蛇形弧部位的彎曲半徑應滿足電纜的設計要求。
蛇形轉(zhuǎn)換成直線敷設的過渡部位,宜采取剛性固定。
施工要點
電纜進行蛇形敷設時, 必須按照設計規(guī)定的蛇形節(jié)距和幅度進行電纜固定。
波幅誤差±10mm。
宜使用專用電纜敷設器具,并使用專用機具調(diào)整電纜的蛇形波幅,嚴禁用尖銳棱角鐵器撬電纜。
電纜的夾具一般采用兩半組合結構,并采用非導磁材料。
電纜抱箍固定電纜時,橡膠墊要與電纜貼緊,露出抱箍兩側的橡膠墊基本相等,抱箍兩側螺栓應均勻受力,直至橡膠墊與抱箍緊密接觸,固定牢固。
電纜抱箍或固定金具盡量和電纜垂直。
電纜和夾具間要加襯墊。沿橋梁敷設電纜固定時,應加彈性襯墊。
對電纜的蛇形節(jié)距和幅度進行巡視檢查,應符合設計要求。
電纜蛇形敷設后,巡視檢查電纜無懸空或固定不穩(wěn)。
Di——絕緣外徑,m;
ε——絕緣介質(zhì)相對介電常數(shù),交聯(lián)聚乙烯ε=2.5,聚乙烯ε=2.3,聚ε=8.0,F(xiàn)/m;
ε0——真空介電常數(shù),ε0=8.86×10-12,F(xiàn)/m;
7. 計算實例
一條電纜型號YJLW02-64/110-1X630長度為2300m,導體外徑Dc=30mm,絕緣外徑Di=65mm,電纜金屬護套的平均半徑rs=43.85,線芯在20°C時導體電阻率 ρ20=0.017241×10-6Ω·m ,線芯電阻溫度系數(shù)α=0.00393℃-1 ,k14k5≈1,電纜間距100mm,真空介電常數(shù)ε0=8.86×10-12 F/m,絕緣介質(zhì)相對介電常數(shù)ε=2.5,正常運行時載流量420A。計算該電纜的直流電阻,交流電阻、電鳡、阻抗、電壓降及電容。電纜在終端塔引上敷設固定時,固定金具與終端塔的連接位置應設置元寶鐵連接裝置,保證電纜引上彎曲度。
計算如下:
1.直流電阻
根據(jù)直流電阻公式:
得:
R'=0.017241×10-6 (1 0.00393(90-20))/(630×10-6)
= 0.3489×10-4(Ω/m)
該電纜總電阻為R=0.3489×10-4×2300 = 0.08025(Ω)
2.交流電阻
由公式YS=XS4/(192 0.8XS4),XS4=(8πf/R′×10-7kS)2得:
XS4=(8×3.14×50/0.3489×10-4)×10-14= 12.96
YS=12.96/( 192 0.8×12.96) = 0.064
高壓插入式裝配型中間接頭
c
溝道、隧道內(nèi)的電纜
室外電纜溝上部應比地面稍高,加蓋用混凝土制作的蓋板,電纜應平敷在支架上,且排水良好,雨后應檢查溝內(nèi)排水情況。
隧道、電纜夾層應檢查孔洞封堵完好,通風、排水及照明設施是否完整,防火裝置有無失靈。
檢查小室、終端站門鎖開閉正常、門縫嚴密,如進出口、通風口防小動物進入的設備是否齊全,出入通道是否通暢。
檢查隧道、人井內(nèi)有無滲水、積水,有積水時要排除,并將滲漏處修復,暫不能修理的應上報。
檢查隧道、人井內(nèi)電纜及接頭情況,應特別注意電纜和接頭有無漏油,接地是否良好,必要時測量接地電阻和電纜的電位,防止電纜腐蝕。
檢查隧道、人井電纜支架上有無撞傷或蛇形擦傷,支架是否有脫落現(xiàn)象。
檢查入井蓋和井內(nèi)通風情況,井體有無沉降及有無裂縫,電纜及接頭位置是否固定正常,電纜及接頭上的防火涂料或防火帶是否完好。
檢查隧道電纜的位置是否正常,接頭有無漏油、變形、溫度是否正常,防火設備是否完善有效,檢查隧道的照明是否完善。
電力井、排管、隧道、電纜溝、電纜橋、電纜夾層等附屬設備應檢查金屬構件,如支架、接地扁鐵是否銹爛;對于備用排管應用專用工具進行疏通,檢查其有無斷裂現(xiàn)象。
附件及其他
對于電纜終端,應檢查終端有無放電現(xiàn)象;電纜銘牌是否完好;交聯(lián)電纜終端熱縮、冷縮或預制件有無開裂、積灰;終端引出線接點有無發(fā)熱或放電現(xiàn)象,接地線有無脫焊,戶外靠近地面一段的電纜保護管是否被車碰撞等。
多并電纜要檢查電流分配和電纜外皮的溫度情況,防止因接點不良而引起電纜過負荷或燒壞接點。
安裝有保護器的單芯電纜,在通過短路電流后,定期檢查閥片有無擊穿或燒熔現(xiàn)象。對于GIS終端應特別注意檢查筒內(nèi)有無放電聲響。檢查電纜接地箱、交叉互聯(lián)箱、換位箱外殼及接地端無銹蝕,無進水受潮。
單芯電纜應監(jiān)測其金屬護層接地線電流,有較大突變時應停電進行外護套接地電流試驗,查找外護套破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