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說起堅果,人們的首先的反應(yīng)往往有核桃、花生、瓜子、巴旦木、板栗等等,不一而足。人們食用各種堅果的歷史非常悠久,這其中當(dāng)然也包括今天的主角——榛子。
榛(Corylus heterophylla)的果實。它和栗子可不是親戚
榛子在《中國植物志》上的中文正式名稱只有一個字——榛。單從外觀上是無法分辨陳榛子和新榛子的,這也是為什么有的商家把陳、新榛子摻一起賣的原因,當(dāng)年的新榛子吃起來很香,而陳榛子即使保存的好、新炒的吃起來也沒有香味。這個名字早見于《詩經(jīng)》,在《詩經(jīng)·鄘[yōng]風(fēng)》中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kuí]之以日、作于楚室。樹之榛栗……”的記載,講述了衛(wèi)文公徙居楚丘,利用日影測量,修建房屋,種植榛和栗等樹木的故事。這說明早在3000年前,中國人就已經(jīng)能夠成功地栽培榛了。
榛屬的學(xué)名 Corylus 來自希臘語,意思是“頭盔”,表示榛屬植物的果實被頭盔狀的果苞所包裹;榛的種加詞 heterophylla 意為“不同的樹葉”,表示其葉子異形,變化較多。
的榛通常為灌木或者小喬木,雌雄同株但異花。雄花聚集成一個長四厘米左右的柔荑[tí]花序;而雌花少數(shù)幾朵聚集成頭狀,外面由總苞包裹。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每朵雌花都能發(fā)育成果實,因此果苞內(nèi)少的時候僅有一粒榛子。
今天,中國依然要從土耳其大量進(jìn)口榛子以滿足巧克力廠的需求。實際上在現(xiàn)代生活中,除了巧克力配榛子,直接食用的榛子也不在少數(shù)。榛子已然成為一種重要的大宗交易的堅果了。
鑒于榛子生產(chǎn)在國際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國際園藝學(xué)會專門設(shè)立了世界榛果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Hazelnut),近三屆分別于2008年、2012年和2017年在三大榛果生產(chǎn)國意大利、智利和土耳其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