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具有投幣計數(shù)功能,幣數(shù)實時保存累加,斷電不清除。
識辨不同的金屬錢幣:當(dāng)投入的錢幣的直徑、厚度與所設(shè)定錢幣的直徑、厚度不一時,所投的錢幣將無法投入,可按下退幣按鈕將錢幣退出。
使用環(huán)境溫度-15 ℃ ~ 50 ℃
機構(gòu)性能
水平旋轉(zhuǎn)角度制自由旋轉(zhuǎn)
俯仰俯仰角度± 30°,俯仰松緊持續(xù)可調(diào)
防水性能戶外全防水
外形尺寸(主機)620mm(長)×360mm(寬)×260mm(高)
整機高度1400mm(水平時眼點到地面)
整機凈重68kg(JR100-B型64kg)
裝箱尺寸主機720×400×460(26kg)、底座550×550×100 (29kg)
支柱1200×260×260 (19kg,JR100-B型15kg)
一批正在籌建中的望遠鏡又開始對莫納克亞山上的白色巨人兄弟發(fā)起了沖擊。適當(dāng)選擇透鏡兩面的曲率半徑和厚度﹐可以使彎月透鏡產(chǎn)生足以補償凹球面鏡的球差﹐同時又滿足消色差條件。這些新的競爭參與者包括30米口徑的“30米大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簡稱TMT),20米口徑的大麥哲倫望遠鏡(Giant Magellan Telescope,簡稱GMT)和100米口徑的絕大望遠鏡(Overwhelming Large Telescope,簡稱OWL)。它們的倡議者指出,這些新的望遠鏡不僅可以提供像質(zhì)遠勝于哈勃望遠鏡照片的太空圖片,而且能收集到更多的光,對100億年前星系形成時初態(tài)恒星和宇宙氣體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并看清楚遙遠恒星周圍的行星。
歷史
折反射式望遠鏡早出現(xiàn)于1814年。與此同時,德國的天文學(xué)家開普勒也開始研究望遠鏡,他在《屈光學(xué)》里提出了另一種天文望遠鏡,這種望遠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與伽利略的望遠鏡不同,比伽利略望遠鏡視野寬闊。1931年,德國光學(xué)家施密特用一塊別具一格的接近于平行板的非球面薄透鏡作為改正鏡,與球面反射鏡配合,制成了可以消除球差和軸外象差的施密特式折反射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光力強、視場大、象差小,適合于拍攝大面積的天區(qū)照片,尤其是對暗弱星云的拍照效果非常突出。施密特望遠鏡已經(jīng)成了天文觀測的重要工具。
1940年馬克蘇托夫用一個彎月形狀透鏡作為改正透鏡,制造出另一種類型的折反射望遠鏡,它的兩個表面是兩個曲率不同的球面,相差不大,但曲率和厚度都很大。望遠鏡在出廠前已已預(yù)先對好焦距,配合較長的目鏡眼點位置,即使戴眼鏡的游客也無需摘掉眼鏡,可直接通過目鏡觀察景物。它的所有表面均為球面,比施密特式望遠鏡的改正板容易磨制,鏡筒也比較短,但視場比施密特式望遠鏡小,對玻璃的要求也高一些。
目前﹐馬克蘇托夫望遠鏡在蘇聯(lián)阿巴斯圖馬尼天文臺﹐彎月透鏡口徑為70厘米﹐球面鏡直徑為98厘米﹐焦距為210厘米。
探測天體射電輻射的基本設(shè)備。世界上大的非連續(xù)孔徑射電望遠鏡是甚大天線陣,安裝在美國國立射電天文臺??梢詼y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通常,由天線、接收機和終端設(shè)備3部分構(gòu)成。天線收集天體的射電輻射,接收機將這些信號加工、轉(zhuǎn)化成可供記錄、顯示的形式,終端設(shè)備把信號記錄下來,并按特定的要求進行某些處理然后顯示出來。表征射電望遠鏡性能的基本指標(biāo)是空間分辨率和靈敏度,前者反映區(qū)分兩個天球上彼此靠近的射電點源的能力,后者反映探測微弱射電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