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園林大型山水景觀制作中普遍采用塑石山水景觀:
1、可以保護自然生態(tài),一座大型的假山,要開采大量天然石材,山林生態(tài)破壞嚴重,運輸成本高。
2、磚塑或鋼筋塑石,可依地附勢,隨意發(fā)揮,山體輕便,制作簡單,成本低。
3 、塑石石內為空心,山體較輕,大型假山制作在水池中,只要其基礎處理得好不會出現(xiàn)荷載問題。
4、在公園,大型商住小區(qū),公共環(huán)境等制作山水景觀,多用塑石造型。
假山的造型面是指一座假山在空間立面上所呈現(xiàn)出來的平、曲、凹、凸、虛、實等觀賞質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比羰悄軌驅⒓偕降脑煨兔嬖O計成此種效果,那就是非常了不得的名家大作了。安陽假山的立面設計切忌銅墻鐵壁式的平直,而應該利用石塊的大小、紋理、凹凸以及洞壑等顯示出明暗對比,正如畫論所云:“而其凹處,天光所不到,石之紋理晦暗而色黑;至其凸處,承受天光,非無紋理,因其明亮而色常淺?!究词w】即指太湖石的外表層石材,對于太湖石我們只要用心的觀賞,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洞于洞之間也是別具風味。
太湖石屬于石灰?guī)r。多為灰色,少見白色、黑色。相對而言,石灰?guī)r容易受到外來力量的侵蝕,比如長期經受波浪的沖擊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蝕,軟松的石質容易風化,比較堅硬的地方保存下來,這樣在漫長歲月里,太湖石逐步在大自然條件下精雕細琢,逐漸形成了曲折圓潤的形態(tài)。大自然造化萬物、鬼斧神工,自然界的石頭也是如恒河沙數(shù)不能計量,但為什么古往今來王公貴胄、文人雅士卻獨獨珍愛太湖石。
中國碳酸鹽巖分布區(qū)很廣,在適宜的構造、巖石和水文地質條件下,均可尋找和開發(fā)得用類似江蘇的太湖石。
太湖石為典型的傳統(tǒng)供石之一,以造型取勝,多玲瓏剔透、重巒疊嶂之姿,宜作園林石等。
對于太湖石,五代便有人開始賞玩,唐代特別盛行,宋代達到高峰。北宋末年,由“花石綱”引發(fā)了農民起義,當時運送的就是太湖石。
庭院中的太湖石代表著濃云,波浪形圍墻象征著遠方的云浪,二者結合,云海仙境、云浪涌動的意境就出來了。一塊自然界的普通石頭,入室登堂,演變成為一個承載人文審美的藝術角色。其原因并非地理礦產的稀有和物質元素的珍貴,而正是由于作為欣賞者的人,賦予這沒有生命的石頭有了人的與情感。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作為案石而擺放于書桌、文案之上的太湖石,其質量要求較高,不僅要石體大小適中,更重要的是,石質要奇巧、造型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