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背景技術
在樓房建筑施工時,需要作外墻的粉刷、貼面等作業(yè),因此作業(yè)的環(huán)境較特殊,施 工時必須搭建懸挑腳手架作為工人的施工平臺,否則無法立足,而腳手架的穩(wěn)固與否直接 影響到工人的人身安全及施工的質量與效率?,F(xiàn)有技術中,通常在施工現(xiàn)場的樓面鋪設外 伸的工字形型鋼,其一端與樓面固定連接,另一端為外伸端,利用鋼絲繩與埋在上一層樓面 上的吊環(huán)連接。如附圖1中所示,通常鋼絲繩02與外伸的工字鋼05的連接結構是在靠近 工字鋼05的堅直板旁邊的上橫板上穿長條孔03,將圓鋼折彎成U形后倒置焊接在堅直板 的側壁上,使工字鋼05上伸出一個吊環(huán)04,鋼絲繩02穿過這個吊環(huán)04后再用多個卡環(huán)01 固定。
近些年來,城市飛速發(fā)展,高層建筑在城市建設中越來越普遍,建筑結構體型日趨復雜,外墻腳手架是確保建筑主體結構、外墻裝飾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故在建筑施工領域里被廣泛使用。根據(jù)《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標準》GB51210-2016第3.2.1條規(guī)定,在安全等級Ⅱ級的情況下,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搭高度不超過40米,懸挑式鋼管腳手架每段搭設高度不超過20米。因此,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大約每18米高度分段搭設懸挑式腳手架。為保證懸挑式腳手架的安全穩(wěn)定性,必須在懸挑架底部搭設支撐結構,即型鋼懸挑梁。
設計問題
1、荷載取值
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應取活荷載標準值2.5-3.5kN/m2,而有的取1.5kN/m2,從而造成嚴重的設計隱患。
2、設計計算失誤
砌體結構中對鋼筋混凝土挑梁的抗傾覆驗算中,挑梁計算傾覆點于墻外邊緣的距離按照《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避免將控制彎矩算小。
3、抗剪設計的失誤
現(xiàn)實中挑梁端部常因用戶的需要而在梁端設有240mm厚圍護墻的集中荷載,但設計時卻可能未作考慮,因此容易忽視這個問題,從而造成質量事故。
外包改性混凝土加固法
當懸挑梁承載力相差較大,剛度也不滿足要求時,采用外包混凝土加大截面法加固比較有效。加固設計時,可根據(jù)原構件的受力性質、構造特點和現(xiàn)場條件,選用三面加厚、兩面加厚或單面加厚等構造形式。補澆的混凝土處在受拉區(qū),它對補加的鋼筋起到粘結和保護作用;補澆的混凝土處在受壓區(qū)時,增加了構件的有效高度,從而提高了構件的抗彎、抗剪承載力,增加了構件的剛度,加固效果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