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MIDI教室的特點
MIDI音樂格式,帶有強烈的電子感,以及廣泛適用性和便利性,催生了那個年代眾多的音樂類型。重塑了1980年代的流行樂。
MIDI格式早期的的“開源精神”概念,讓每個人都能創(chuàng)作”復雜的音樂片段”,MIDI標準的支持者推動它成為連接著著全世界的自由紐帶。三十年以后,MIDI仍然強勁不衰,作為音樂錄制和制作的關鍵組件而存續(xù)著。
MIDI標準能讓人們在自己家里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使人們終于能夠把合成器和鼓機連接到電腦上。于是,MIDI很快變成了連接各種型號的合成器、鼓機、采樣數(shù)據(jù)和計算機的產(chǎn)業(yè)標準。
MIDI無論放置在哪里,都能在一個合成器上演奏些東西,并能在另外一個合成器上播放完全一樣的聲響。復雜而精心控制的的合成器聲效、鼓機和采樣樣本見證了編曲技術從不可能到可能的轉變。
MIDI教室——MIDI的標準
通常一個標準的MIDI有16個通道,GM標準里的通道是專為打擊樂設定的。
早期的MIDI設備除了都能接受MIDI信號之外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尤其是在音色排列的方式上更是“隨心所欲”的。也就是說您在這臺琴上制作完成的音樂拿到另一臺不同型號的琴上播放時會變得面目全非,小提琴可能會變成小號,長笛可能會變成吉他,鋼琴可能會變成大鼓……這對于音樂人士的工作并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畢竟他們制作一次灌成唱片也就完事兒了,但是對于音樂愛好者之間的交流,尤其是多媒體的發(fā)展卻極為不利。
MIDI教室的作用
通過此教學可以使學生有一定的音樂寫作能力,以實際音響為根本。可制作不同音樂風格,體裁的伴奏和音樂。并通過電腦科技手段做出逼真的效果,省去樂隊排練的時間和費用。同時也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音頻部分的掌握能使學生有一定的音樂處理能力,可錄制和編輯音樂。同時記憶了大量的樂器頻響,對樂器的了解也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