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銅馬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在陜西興平茂陵出土的鎏金銅馬高62厘米,長76厘米,重 25.55千克,是大漢朝大宛天馬的藝術造型,馬健壯肥碩,昂首嘶鳴,抬腿欲進,翹尾而立,富于動感,栩栩如生。在銅馬的出土的過程中,還出土了眾多的大型銅雕,雕刻精美絕倫,盡顯蒼蒼歷史藝術之美。工藝:受古老的生產(chǎn)工藝限制,澆鑄成型后的佛像要經(jīng)過細致雕塑技法處理,表情、服飾、底座加工痕跡清晰可見。
在武威雷臺漢墓發(fā)現(xiàn)的銅車馬儀仗俑群是我國境內(nèi)數(shù)量多,氣勢宏偉的銅車馬群,它由38匹馬,1頭牛,14輛戰(zhàn)車,17個手持長戟的武士俑和28個奴婢俑組成,其中腳踏飛燕銅奔馬著這支氣勢恢宏的車隊向前進發(fā),銅馬設計之精,技術之道,造詣之深千古罕見。“天駟”指的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駟”,亦稱“馬祖神”。
銅雕馬工藝品,銅馬工藝品其實造型也很多,但是,也因為造型很多,無法為大家描述銅馬工藝品的各個造型,但是,我們可以為大家介紹銅馬工藝品的鑄造材料。既然是銅馬,肯定是銅材是鑄造,但是,銅材分別有青銅,黃銅,也可以用純銅。
【銅雕馬】由來銅雕馬雕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馬踏飛燕,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雷臺墓。東漢時期鎮(zhèn)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xiàn)藏甘肅省博物館?!般~車馬”的發(fā)現(xiàn),還是出乎意料,雖然不象秦俑那樣離奇,還是讓人們經(jīng)受了強烈的刺激。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銅雕馬】基本說明
銅雕馬具有強健不息的氣數(shù),在風水上并不會把馬分為吉獸或兇獸,是因為在風水中的氣數(shù)無法輕易掌握與控制,但是有很多人還是把銅馬作為封官晉爵的吉獸。千里馬是日行千里的秀駿馬。而雕刻出的馬,雄壯無比,力大無窮,逐日,披星跨斗,乘風御雨,不舍晝夜。這正是中華民族戰(zhàn)天斗地,征服自然的生動寫照,是炎黃子孫克服困難,永遠前進,是中國人民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的生命意義的反映。不過在馬質(zhì)材選擇上,金質(zhì)、玉質(zhì)或銅質(zhì)為佳,不要用塑膠,因為那是一點靈動力都沒有的。所以銅馬一般擺放在企業(yè)門口既有拼搏向上的精神,也有招賢納才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