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鋼結構加固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項:
鋼構件裝配制作→被粘砼面和鋼板表面處理→粘結劑配制→涂膠與粘貼→固定加壓→膠固化(拆支撐夾具)
鋼構件裝配制作:
① 根據(jù)設計圖紙對被粘砼構件應放線鉆孔(按規(guī)定選用鉆頭)。
② 根據(jù)設計圖紙對被粘鋼板鉆孔(與砼構件對應)并按要求彎曲或焊接成型(鋼板拼裝焊接采用45°斜角拼焊)。
③ 預埋螺栓或錨桿生根。
④ 對配制后的鋼構件進行校直、校平處理,平直度<2mm/m2、被粘砼面和鋼板表面處理
① 被粘砼表面處理:
a. 先進行鑿毛、打磨、打平、除去2-3mm厚表層,直至完全露出新石。鑿毛紋路與梁軸心線傾斜45°,鑿毛點2-3個/cm
b. 在鑿毛過程注意用平尺找平不垂直度允許偏差<2mm。
c. 用鋼絲刷去掉鑿毛、打磨過程中松散浮渣,再用氣壓機去處粉塵,用棉絲浸入擦拭表面,手摸無粉塵即可。
d. 濕度較大的砼結構,尚需進行人工干燥處理。
粘貼鋼板加固法有自身的一些缺點,如在粘貼鋼板加固后還需進行必要的表面防護工作,如環(huán)氧砂漿或水泥砂漿保護層,鋼板的銹蝕程度較難估計,降低了加固構件的可靠性,增加了加固橋梁的后期養(yǎng)護費用。
但是該方法也經(jīng)常使用在橋梁的加固中,而這樣的方法還是表現(xiàn)出一些不錯的優(yōu)點。如施工簡單、技術可靠、短期加固效果較好且工藝成熟并且基本不改變原結構的尺寸。
從橋梁加固的部位來分,橋梁可分為上部結構加固、下部結構加固。橋梁上部結構加固有常用方法有:加大截面法、粘貼加固法、體外預應力加固法、增加輔助構件法和體系轉換法等。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日益發(fā)展,交通運輸量的迅速增長,截止至2000年,我國危橋總長已達2萬余延米。橋梁下部結構加固常用方法有:擴大基礎加固法、高壓旋噴注漿加固法、鋼筋混凝土套箍及外包鋼板等。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加固方法的應用有的并不是單一的,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加固的方法或者相互結合使用,并且在這些方法的使用之前,必須先將橋梁的裂縫、麻面等病害處理完之后方才進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