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股東可提起決議無效之訴和決議撤銷之訴
.直接,是指股東在作為公司成員所享有的個人性權利受到侵害時所提起的一種,如請求支付合法股利的,行使公司帳簿和記錄查閱權的,保護新股優(yōu)先認購權的,防止對股東比例利益的詐欺或稀釋的。 根據(jù)《公》第22條的規(guī)定,股東可提起決議無效之訴和決議撤銷之訴,若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董事會決議內(nèi)容違反法律、行規(guī)股東可請求確認決議無效;若股東會或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nèi)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請求人院撤銷。 依《公》第34條規(guī)定,股東可提起查閱權請求之訴,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jiān)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據(jù)《公》52條規(guī)定,股東可提起損害賠償之訴,公司董事、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院提起。
上市公司私有化(Privatition)
上市公司私有化(Privatition) 上市公司私有化(Privatition),是指由上市公司大股東作為收購建議者所發(fā)動的收購活動,目的是要全數(shù)買回小股東手上的股份,買回后撤銷這間公司的上市資格,變?yōu)榇蠊蓶|本身的私人公司。這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并購操作;與其他并購操作的大區(qū)別,就是它的目標是令被收購上市公司除牌,由公眾公司變?yōu)樗饺斯尽K接谢院?,公司可以不再做定期信息披露,企業(yè)的法律咨詢費用、審計費用都可以適當減少,公司高層和大股東施展動作也可以少了阻礙。
商標指示性合理使用表現(xiàn)為直接使用他人商標
商標指示性合理使用 指示性合理使用(nominativefairuse),又稱被提及的合理使用,是指經(jīng)營者在商業(yè)活動中善意合理地使用他人注冊商標,客觀地說明自己商品或者服務源于他人的商品或服務,或者客觀地指示自己商品的用途、服務對象以及其他特性,與他人的商品或服務有關。指示性合理使用和描述性合理使用(descriptivefairuse)共同構成了商標合理使用的兩大基石。指示性合理使用表現(xiàn)為直接使用他人商標,并且該商標亦直接指向商標所有人的商品或服務,而非使用者自己的商品或服務。 指示性合理使用規(guī)則,系美國聯(lián)邦第九巡回上訴于1992年在NewKidsOnTheBlockv.NewsAmericaPublishing,Inc.案中先確立,即只要被告使用商標旨在描述原告的商品,而不是其自己的商品,在符合以下三個條件時,(被告)商業(yè)使用者有權提出指示性合理使用抗辯:首先,所涉商品或者服務不使用商標就不易識別;其次,商標的使用必須以識別商品或者服務的合理必要性為限;后,該使用不會暗示得到了商標所有人的贊助或支持。
預期違約的非違約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到來前行使各種違約責任的補救
第四,違約的責任不同。預期違約的非違約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到來前行使各種違約責任的補救方式,如要求毀約方在履行期限到來時履行合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以及解除合同等。法律賦予守約方有適當?shù)倪x擇補救方式的權利。而實際違約在一方拒絕履行的情況下,另一方有權要求其繼續(xù)履行合同,也有權要求其承擔違約金或賠償損失責任。在履行遲延的情況下,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支付遲延履行的違約金,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非違約方所遭受的損失,非違約方還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在不適當履行的情況下,如果合同對責任形式和補救方式已經(jīng)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沒有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明確,受害人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各種不同的補救方式和責任形式。在部分履行的情況下,非違約方有權要求繼續(xù)履行,也有權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對造成損失的也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五,賠償損失的范圍不同。實際違約應當承擔的是完全賠償原則。完全賠償就是要通過賠償受害人的實際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從而彌補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而預期違約造成的是信賴利益的損失,其賠償范圍于信賴利益損失。如因信賴對方履行而支付一定的準備履行的費用,但不包括因合同履行所能獲得的各種利益(如利潤損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