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選擇晴天曬種1~2天,然后浸種12小時,撈出后搓出果實內的種子。清洗掉種子上的黏液,將種子與半干半濕的細土或細沙(按1:10)混合撒播、條播或間播均可。下種后薄蓋一層草皮泥,并蓋草,淋水保濕以利于種子發(fā)芽。搓揉后的果實其中還有很多種子未搓出,也撒人池中。在正常溫度下(18度以上),播種后10~15天即可發(fā)芽幼苗出土后揭去覆蓋物。2)插條選苦草的莖枝頂梢,具2~3節(jié),長約10~15厘米部分作插穗在3~4月或7~8月按株行距20厘米X20厘米斜插。 次數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限制
(2)矮生苦草個體矮、分芽多、直立莖長的特點
工程應用上一致認為矮生苦草長得矮,確實不假,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有特性,苦草的可塑性較強,水溫、底泥、光照、水深都會使其在形態(tài)上產生很大變化,例如苦草在資源斑塊性環(huán)境中具有生境選擇能力,通過生長將更多分株集中到有利生境,而適分配理論(optimal partitioning theory)指出,植物應對環(huán)境變化會調整資源在根、莖、葉及繁殖間的分配,使更多資源分配到與生產力有關的組織。
在分子水平上我們并沒有過多研究,blast只是為了確定屬,比對出來的結果相似度也很接近,而苦草進化樹也只能說明我們測的樣品和基因庫里找的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Hara)樣品親緣更近,直接說矮生苦草就是密刺苦草或者苦草還有欠妥當。結合形態(tài)分析,只能說矮生苦草更接近于密刺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