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關于換熱器的電纜接線方法
介紹關于換熱器的電纜接線方法
1、將換熱器上的電纜銅芯剝出約30-35mm長,用砂布將銅絲擦干凈,發(fā)亮為宜。同樣將外接三芯電纜的銅絲剝出30-35mm,用砂布擦干凈。
2、將三芯電纜與外接電纜剝出的銅絲部分對插起來。然后用一根細銅絲綁扎緊。剩余部分剪去,用剪刀按平,以免扎手。
3、將三個線頭分別用焊錫焊牢,要求焊頭表面光滑,沒有毛刺及假焊現(xiàn)象。如果沒有焊牢或不光滑,應重新焊接。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4、用滌綸不導電膠帶包扎時要壓住初圈的一半。包扎8-12層,包好后。再用塑料膠帶包兩層以作強度。
5、用塑料膠帶把三跟線包在一起,包扎兩層,一層大于每根導線不導電層末端50mm以上。
6、包扎好后取一盆涼水將包扎好的線頭浸泡在水中,12小時后,用500V兆歐表測量不導電不能低于50兆歐,否則應重新包扎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7、換熱器的接地線也須按潛水電纜接線工藝要求包扎。
管式換熱器是目前應用廣泛的一種
管式換熱器是目前應用廣泛的一種。其結構簡單、堅固,制造容易,資料范圍廣泛,處置能力可以很大,適應性強。但在傳熱效率、設備的緊湊性、單位傳熱面積的金屬消耗量方面,還稍次于各種板式冷凝器。這種冷凝器通常包括固定管板式、U形管式和浮頭式三種。列管式冷凝器主要由外殼、管板又稱花板管束、頂蓋又稱封頭等部件構成。
圓形外殼內(nèi)裝入平行管束,管式兩端固定在管板上。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方法一般采用焊接法或脹管法。裝有進口或出口管的頂蓋用螺釘與外殼兩端法蘭相連,頂蓋與管板之間構成流體的分配室。 列管冷凝器 進行熱交換時,冷卻水由頂蓋的連接管進入,管內(nèi)流動,這條路徑稱為管程;有害蒸氣在管束與殼體之間的空隙內(nèi)流動,這條路徑稱為殼程;管束的外表積就是傳熱面積。冷凝回收不論是對飽和蒸氣的冷凝還是對含不凝氣的冷凝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好在臥式冷凝器的殼程冷凝,因為無論從傳熱、壓力降及清掃方面都比較合理。
具體如下:
1臥式殼程冷凝膜傳熱系數(shù)要比立式管內(nèi)或管外的膜傳熱系數(shù)高數(shù)倍,同時不凝物不會在死角積累起來不易排出。
2冷卻水走管內(nèi)便于清掃水垢。水走管內(nèi)容易保證有較高的流速,這對降低水垢生成的速度與提高水膜的傳熱系數(shù)都有好處。
3臥式列管式冷凝器使低層管子處于冷卻水進口處,而使冷凝液積于底層,以便降低冷凝液的溫度。外表冷凝系統(tǒng)中,對冷凝液進一步冷卻很重要,如果冷凝系統(tǒng)中的溫度較高,一接觸空氣有機氣體就會有大量揮發(fā),一般冷凝液的入口溫度要求在60℃或更低。當然也可以增加一個單獨的冷卻器,不過這樣要增加費用。
蒸汽換熱器流體水質要求
因此,蒸汽換熱器流體水質要求非常重要,在運行管理中,應加強重視,配備一些必要的防垢、防腐設備,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的是蒸汽加熱空氣的蒸汽換熱器,常用來廠房車間取暖,溫室大棚保溫,烘干產(chǎn)品水分,木材的烘干,油漆的烘干,豆制品烘干,藥品烘干等等。在大中型工業(yè)生產(chǎn)中,因生產(chǎn)工藝需要大量的熱量降低產(chǎn)品水分含量。因此采用熱惰性小,升溫快,安裝簡單,投資少的蒸汽散熱器,將室外或室內(nèi)循環(huán)空氣加熱后通過風道直接送入生產(chǎn)車間,可大大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
蒸汽換熱器的優(yōu)點:
蒸汽換熱器熱工性能好,承壓高,耐腐蝕;
空氣加熱系統(tǒng)升溫快、溫度梯度小、設備安裝簡單和投資少;
為生產(chǎn)現(xiàn)場提供恒定的熱風,溫度恒定能耗低;
蒸汽換熱器使用壽命長,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