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據(jù)筆者研究分析:成熟時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固酸比與5月、6月平均氣溫,月平均高氣溫度及5~6月平均氣溫均呈負相關(guān),并達到極顯著水平,即5~6月溫度過高會導致果實含酸量增加,糖酸比和固酸比降低。如5~6月平均氣溫20~22℃時,對應固酸比為9~16;22.1~24℃時,固酸比為6~7。同樣的余姚荸薺種,由于5~6月平均氣溫比原產(chǎn)地余姚高1℃,而含酸量兩地分別為1.0%和0.6%,新昌比余姚對值提高0.4%,為余姚的166%。
一般保持冠干比為3:2。4~7年生,修除主干粗10cm以下的輪生枝,以保證干材材心10cm以外沒有節(jié)疤,并對著生的輪生枝,采取除密留稀、除粗留細,使其形成良好的“塔形”樹冠;要進行清干,及時剪除樹冠下根、干部的萌條;修枝直到形成主干8m高的光潔干材為止,此時冠干比不得小于2:1。秋末冬初及時進行中耕,將落葉翻入土中或收拾落葉進行堆制后施用。林中間種苕子、苜蓿、紅花草等綠肥。泥骨土采取摻砂改粘,增施堆肥、廄肥等有機肥料。
每到立夏前后,歷時將近一個月的“楊絮雪”就開始造訪中原地區(qū),大量的楊絮在太陽的照射下開放,在微風的驅(qū)動下飛舞,鼎盛時期幾乎遍布每一個犄角旮旯。這些讓人惡心的楊絮夾雜著病毒和細菌,不可避免的和空氣一起被人吸進體內(nèi),對人體危害不言而喻。而且它有著極強的燃性質(zhì),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時不時有楊絮引起的火災。它會大量的附著在莊稼的葉面,影響了光合作用的正常工作,從而對農(nóng)田產(chǎn)量造成影響。與其對呼應的是,近幾年該樹種市場價格越來越低,新種樹種一般都很少再選擇這種楊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