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集群智能蜂群化
蜂群無人機化,1月10日,美國突然公布了一段視頻,展示了2016年10月在中國湖進行的一次無人機集群智能測試。這段視頻上,3架大黃蜂戰(zhàn)斗機用特種吊艙一次釋放了103架微型無人機。從地面操縱人員的顯示屏上清楚看到那些無人機(綠色點)根據目標/指令(紅色點)自主編隊并實施追的畫面。它們時而根據目標編隊,時而根據指令快速移動,也可以根據環(huán)形指令排成一個圈,把一個區(qū)域圍得水泄不通。按照的消息,這些“命令”是下達給“蜂群”的,而不是其中任何一個個體?!胺淙骸敝g彼此會不停地“交談”,在沒有個體指揮官情況下形成“蜂群智能”。在組成集群過程中,如果個別無人機發(fā)生故障或損失,剩余無人機會根據參與組網的無人機實際數量做出反應,無人機干擾設備,自主調整編隊形式,繼續(xù)完成既定任務目標,這是無人機智能集群技術為誘人的特征之一,即具備系統(tǒng)性的高生存力。這些無人機并不是經預設程序的協(xié)調行動的個體,而是像自然界中類似鳥群的動物群體那樣,共享決策的分配大腦,相互協(xié)調行動。預示美國正進入機器人的新時代。
20世紀晚期之前, 他們不過是比全尺寸的遙控的飛機小一些而已。美國軍方在這類飛行器上的興趣不斷增長,因為他們提供了成本低廉,極富任務彈性的戰(zhàn)斗機器,這些戰(zhàn)斗機器可以被使用而不存在飛行員的風險。
20世紀90年代,海灣后,無人機開始飛速發(fā)展和廣泛運用。美國曾經購買和自制先鋒無人機在對伊拉克的第二次和第三次 海灣中作為可靠的系統(tǒng)。
20世紀90年代后,西方國家充分認識到無人機在中的作用,競相把高新技術應用到無人機的研制與發(fā)展上:新翼型和輕型材料大大增加了無人機的續(xù)航時間;采用先進的信號處理與通信技術提高了無人機的圖像傳遞速度和數字化傳輸速度;先進的自動駕駛儀使無人機不再需要陸基電視屏幕,而是按程序飛往盤旋點,改變高度和飛往下一個目標。
和傳統(tǒng)防空daodan以及高炮等相比,電磁波定向干擾wuqi裝備具有反應速度快、成本低、可近乎打擊等特征。而且高功率電磁波干擾還能對部分空域實施點對面殺傷,在對付數量龐大、體積較小、飛行速度較慢的小型無人機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
針對無人機“蜂群”作戰(zhàn)特點,應綜合運用偵、擾、打、攔等手段,構建反無人機“蜂群”作戰(zhàn)體系,多措并舉提高體系抗擊能力。
企業(yè): 南京千里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 13400054000
電話: 025-52117008
地址: 南京市棲霞區(qū)燕子磯街道和燕路371號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科創(chuàng)樓A110、A11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