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風險評估的基礎是首先要對以下幾項內容進行估計:風險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可能的結果范圍和危害程度;預期發(fā)生的時間;一個風險因素所產生的風險事件的發(fā)生頻率。常用的方法工具包括:風險可能和危害分析等級矩陣、項目假定測試(project assumpti testing)、數據精度分級(data precision ranking)。
(1)風險可能和危害分析等級矩陣。風險的大小是由兩個方面決定的,一是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另一個是風險發(fā)生后對項目目標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對這兩方面,可以用一些定性的描述詞分別進行描述,如“非常高的”、“高的”、“適度的”、“低的”和“非常低的”等。
(2)項目假定測試。風險評估中的項目假定測試是一種模擬技術,它是分別對一系列的假定及其推論進行測試,進而發(fā)現(xiàn)風險的一些定性信息。
(3)數據精度分級。風險估計需要準確的、不帶偏見的有益于管理的數據,數據精度分級就是應用于這方面的一種技術,它可以估計有關風險的數據對風險管理有用的程度。它包括如下的方面:風險的了解范圍;有關風險的數據;數據的質量;數據的可信度和真實度等。
考察決策的效果
隨著管理幅度、管理半徑的加大,企業(yè)的高層需要決策的內容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復雜,并購估值報告,因此,決策者往往希望能夠更的了解信息,以便做出科學的決策,于是會議開始變得漫長,"花一個小時匯報、再花一個小時討論、后花15分鐘拍腦袋"就成了常見的現(xiàn)象。因此,我們需要考察會議決策的效果,考察企業(yè)能否在會前完成匯報內容,提前相互知會;考察能否在會前完成思想統(tǒng)一;考察會后的決策跟進措施能否有效落實。用一個管理人員的說法就是"會議應該僅為決策"。
在診斷過程中,常用的方式是問卷調查,依據診斷步驟,依次對每一個診斷的要素進行交叉調研、訪談,以了解企業(yè)真實的現(xiàn)狀,并通過雷達圖的形式將診斷結果顯性化。通過前面五個步驟,企業(yè)應該能夠基本了解自身在項目運營管理的現(xiàn)狀,并能自行設定提升目標進行針對性的改進行動。同時,結合企業(yè)的戰(zhàn)略需要或管理的迫切性要求制定短期提升目標,并采取相應措施推進該目標的實現(xiàn)。
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risk evaluation)是把風險分析的結果與風險準則相比較,以決定風險和/或其大小是否可接受或可容忍的過程。正確的風險評價有助于組織對風險應對的決策。
詳細評估的優(yōu)點在于:
1、組織可以通過詳細的風險評估而對信息安全風險有一個的認識,并且準確定義出組織的安全水平和安全需求;
2、詳細評估的結果可用來管理安全變化。當然,詳細的風險評估可能是非常耗費資源的過程,包括時間、精力和技術,因此,組織應該仔細設定待評估的信息系統(tǒng)范圍,明確商務環(huán)境、操作和信息資產的邊界。
企業(yè): 南京中乾晟數據分析有限公司
手機: 18052098382
電話: 025-57797186
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qū)嘉陵江東街50號康緣智慧港A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