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早在西漢時揚雄就提出了“書為心畫”的觀點,認為書法藝術作品是書家思想意識、德行、品藻的直接反映。這一觀點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宋書論家朱長文在其《續(xù)書斷》中就認為,一個人書法藝術的高下與他的品格修養(yǎng)有很 大關系,并舉例說:“魯公可謂忠烈之臣也,……其發(fā)于筆翰,則剛毅雄特,體嚴法備,如忠臣義士,正色立朝,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揚子云以書為心畫,于魯公信矣。”這實際上就是說顏氏端莊雄健的風格來自于他的高風亮節(jié)。近代書論大家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更明確地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他認為通過書法不僅可以看出書家的“學”、“才”、“志”,而且可以想見書家其人。人品好書品必定好。
另外,善于借助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表達評賞者的感受,以充分顯示欣賞過程中多種心理 活動交織的情狀。早在東漢蔡邕的《筆論》中,就運用豐富、美好的比喻,來強調書法創(chuàng)作 的體勢應融人大自然各種生動的形態(tài)。自此,歷代書論家留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如孫過庭《書譜》中寫道:“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tài),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jù)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痹谶@里,作者就運用了一系列生動形象的比喻 ——實際上是博喻,來比擬鐘繇、張芝和二王書法的神妙景象,從而使人獲得一種感性的認識,智能書法教學系統(tǒng),便于領會。此類例子真是舉不勝舉。
總之,中國古代書法理論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繼承。
歐體楷書中的增加筆畫大概分為7類。中部加橫、正上加點、右上加點、正下加點、右下加點、上部加撇和其他增加?!爸胁考訖M”主要有兩種。1. “辛”“幸”類的字均增加一橫。2. 口內加橫。如“京”“就”“競”“祖”等字,以及“鳥”類諸字?!罢霞狱c”,指在字的正上方增加一點?!胺俊弊值膶懛ㄝ^為特殊。該字出于《九成宮醴泉銘》中,是隸書楷化的寫法。按照隸法,“尸”上之點,多寫作一橫,也可寫成短豎,惟不宜將橫豎畫同時使用。歐公卻長橫短豎二畫并用。這種寫法,在傳統(tǒng)隸書中也不多見?!坝疑霞狱c”,基本上屬于右下方有伸展筆畫時的上方補筆?!笆稀薄懊瘛?字之點,源于“戈”法。“正下加點”,主要指“巨”字。取法隸書。“右下加點”的5個字,分為平衡與補筆兩種?!坝瘛薄吧纭?字的右下點,起著平衡全字的作用,力量較重,因此底橫不可過長。若需底橫長時,該點則應上移;“步”“涉”右下的加點取法漢隸,漢隸中可見此種寫法;“尉”字的一點為奇特。該點與“寸”之左點成對稱之勢,左右呼應。早年臨帖時見到此字,以為該點是碑殘所致的“石花”。經反復研究,方知是加點。根據(jù)是上橫的長度,如無該點,上橫不必如此之長?!吧喜考悠病焙汀捌渌黾印保T類各有千秋?!敖z”字右側上部加撇和下部改變寫法,使左右姿態(tài)截然不同;“侯”字左側增加“亻”旁,變簡為繁。只要把握兩“亻”有所不同,也不失為一種變化的寫法;“魏”字之下加“山”,傳統(tǒng)書法中早有此例;“阜”的變化有道理。原來下部是“金雞獨立”,增加一豎后,上下等寬,結構對稱,穩(wěn)定。通觀全部增加筆畫,主要是加橫與加點兩大類。而且較多數(shù)的增加筆畫加在了字的右側。這與楷書的“左小右大”“左短右長”“左輕右重”的結字原則基本吻合。
毛筆保養(yǎng)小訣竅,每一個都很重要,你知道多少呢?
毛筆常寫一定會壞,主要是筆鋒的損耗,筆毛彈性柔性的下降,筆根的松動乃至脫落。但是,注意保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護筆習慣,卻能延長毛筆壽命。
1.寫字之前好先用清水醒一下筆,不醒筆直接蘸墨容易傷到筆頭和筆尖。
2.根據(jù)字的大小,選擇毛筆,小筆寫大字傷筆。
3.書寫完畢一定要及時洗筆,不要反復揉搓筆豪,可以輕輕的揉捏筆肚。
4.洗筆不要洗太干凈,不要用洗衣粉、肥皂等。留下三分墨,因為墨里含膠,可以給筆豪定型,下次使用又像一只新筆。
5.刷完筆后不要甩,等水分蒸發(fā)完,第二天使用彈性如初,懸掛也可以,但是晾干的時間會比較長。
企業(yè): 慧鳴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手機: 18622975099
電話: 022-68921668
地址: 天津市靜海區(qū)靜海經濟開發(fā)區(qū)庶海道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