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魏晉南北朝
公元3~5世紀,紙的品種、產量、質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紙原料來源更廣。史書上曾論及到這時期一些與原料有關的紙種名稱,如寫經用的白麻紙和黃麻紙,環(huán)保再生紙廠家,枸皮做的皮紙,藤類纖維做的剡藤紙,桑皮做的桑根紙,稻草做的草紙等。由此看來我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麻、枸皮、桑皮、藤纖維、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紙原料。
另外史書上還有提到有關蠶繭紙、苔紙、發(fā)箋紙、側理紙等名詞,那么是否當時曾用青苔、毛發(fā)等造紙呢?筆者根據這類纖維的特性來看,認為不大可能,毛發(fā)纖維結合力,成紙強度很低,不宜單獨用來造紙,至于蠶繭紙和發(fā)箋紙之說很可能是一種象形名詞,白凈、細密的麻纖維紙表面形似蠶繭,可能就稱其為蠶繭紙。假如在紙漿中加入少許著色的長纖維或毛發(fā),給人以披發(fā)的感覺,故而可能就稱其為發(fā)箋紙,形似青苔并且顯綠色花紋者可能謂之苔紙,當然這只是一種推論,尚需送一步考據。
竹子作為造紙原料始于晉還是宋,尚有不同的看法。南北朝書法家蕭子良的一封信中曾說“張茂作箔紙……取其流利,便于行書”,環(huán)保再生紙,所渭箔紙即嫩竹紙。據考據,張茂是東晉人,環(huán)保再生紙供應商,看來用竹子造紙可能是初始于晉,但用量很少。
至晉代(4世紀)時,紙已終取代帛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蔡倫在促進麻紙及皮紙生產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雖不是造紙術,但作為技術革新者和組織推廣者的歷史地位應予肯定。
東莞市紙源天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特種紙企業(yè),生產基地位于東莞市道滘鎮(zhèn),主要生產珠光紙、花紋紙、染色紙、充皮紙、雪梨紙、意大利進口特種紙、蠶絲紙、瑞典白卡等包裝、印刷用紙。并可按客戶要求定做各種顏色、紋路的特種紙。
紙張、紙板及加工紙的統稱。是供書寫、記錄、印刷、繪畫或包裝等多種用途的片狀纖維制品。由懸浮在水中的紙漿,在造紙機成形網上沉積成錯綜交織的纖維層,東莞環(huán)保再生紙,再經壓榨、干燥之后所制成。
東莞市紙源天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特種紙企業(yè),生產基地位于東莞市道滘鎮(zhèn),主要生產珠光紙、花紋紙、染色紙、充皮紙、雪梨紙、意大利進口特種紙、蠶絲紙、瑞典白卡等包裝、印刷用紙。并可按客戶要求定做各種顏色、紋路的特種紙。
企業(yè): 東莞市紙源天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手機: 13798898337
電話: 0769-88389118
地址: 東莞市道滘鎮(zhèn)北水村金牛新村五橫路1號(集群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