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牛角胡藏族弓拉弦鳴樂器。藏語因方言不同又稱必庸、必央、巴汪、日阿雜、則則、扎尼等。漢族稱弦子、牛角胡或胡琴。歷史較為悠久,形制與漢族二胡基本 相同,發(fā)音明亮、音色優(yōu)美,常用于獨奏和為歌舞、戲劇、說唱伴奏。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甘肅等省區(qū)。尤以川、藏、滇三省區(qū)交界的巴塘、芒康和德 欽一帶為盛行。根卡根卡,是藏族弓拉弦鳴樂器。歷史悠久,蟒皮三弦采購,來源于古代波斯,早只用于古典歌舞“囊瑪”的伴奏,未在民間流行。20世紀50年代改革制成高、中、低 音系列根卡。音色富有濃厚的高原風味,已用于獨奏、重奏、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深受藏族人民喜愛,流行于西藏自治區(qū)拉薩、日喀則等地。
甲鈴
甲鈴,蟒皮三弦定制,各種活動場合的一種樂器。其形狀與內地嗩吶基本一致,因吹奏方法不同,與嗩吶有明顯區(qū)別。音色柔和動聽。當法號與甲鈴兩個聲部 合奏時,體現出西藏旋律獨有的橫向比較特點,沒有縱向的音程關系。甲鈴管身為木質,木管上端裝一細銅管,銅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銅制喇叭口,有些寺廟特 意用銀制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裝飾各種圖紋,錐形木管上開八個按孔(后一)。甲鈴音色明亮、優(yōu)美,西寧蟒皮三弦,成為各種活動場合的一種樂器。
從樂器的使用場合來看,西藏自治區(qū)不同社會生活場合中使用的樂器互不相同,有些樂器只在特定場合中使用,蟒皮三弦訂制,如:音樂中使用的許多種樂器不能用于世俗音樂及宮廷音樂,而多數用于世俗音樂或宮廷音樂中的樂器如橫笛、扎念琴、畢旺等也不見用于活動中。但有些樂器則通用于各種音樂場合,如音樂中使用的大銅號、大錢、長柄鼓、嗩吶等也可用于藏戲樂隊,又如宮廷音樂使用的達瑪鼓也曾見于寺院的羌姆樂隊中。藏族傳統樂器雖然沒有歌舞般普及于民眾,但也很流行。無論農區(qū)還是牧場,吹、拉、彈、擊樂種俱全,不同的器樂以自己不同性能和色彩,為西藏自治區(qū)優(yōu)美的樂典賦予的音色。
企業(yè): 天津市民族樂器廠二分廠
手機: 13012256207
電話: 022-86612606
地址: 天津河北區(qū)津浦北路(原南口支路1號)王毅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