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銅缸在古代是盛水的器物,如果去游覽古代遺跡或者博物館我們都會看到銅大缸的存在,那么對于銅大缸而言,僅僅只是盛水的作用嗎?其實不然,在風水學上銅大缸就有一定的講究說法,如果庭院門口的兩邊,放置銅大缸,是家中的象征,也是大氣的表現(xiàn),并且在古時候水被認為是財,所以在銅大缸中裝滿水可以有聚財?shù)男Ч?,財源廣進之意,仔細觀察我們看過的古代電視劇或者電影都會看到門口擺放銅大缸,由此可見,銅大缸在古時候的地位是非常高也非常重要的。
在清代,宮中的銅缸是由內(nèi)務府統(tǒng)一管理的。每天一早,內(nèi)務府官員便命令蘇拉(雜役)從井內(nèi)汲水,銅缸鑄造廠,一擔一擔地把所有大缸灌滿,以備防火之用。每年到了小雪季節(jié),宮內(nèi)的太監(jiān)就要在銅缸外套上一層棉套,上面再加上厚厚的缸蓋;同時,銅缸下面的漢白玉石基座里還要放置一盆炭火,并保證使其晝夜不息地燃燒著。這樣,通過雙重保暖措施防止缸內(nèi)存水結冰。
在清代,皇宮中哪個院落陳設何種大缸、安置幾口大缸都有具體規(guī)定,鎏金銅缸等級高,陳設在太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門兩邊的即是這種鎏金大銅缸,共有18口,純銅缸,每口缸的上部外面均刻著“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樣。在后宮的各個院落安放的是一般的銅缸或鐵缸。關于鎏金銅缸的造價,遵義銅缸,乾隆年間的《奏銷檔》曾有過記載。鎏金銅缸高1.2米,直徑1.66米,每口缸約重1696公斤,鑄造銅缸的費用約合*500多兩,再加上銅缸外層的一百兩黃金,共計需鑄造費至少*1500兩。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在紫禁城中進行大肆掠奪時,銅缸生產(chǎn)廠,有不少洋子竟用刀狂刮鎏金銅缸上的金子,如今在太和殿兩側的鎏金大銅缸上,仍能清晰地看見侵略者當年留下的累累刀痕。
企業(yè): 河北樹林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手機: 18331058868
電話: 0312-4981241
地址: 唐縣田家莊工業(yè)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