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白肩雕(學(xué)名:Aquila heliaca):又名御雕,是大型猛禽。體長73-84厘米。體羽黑褐色,頭和頸較淡,肩部有明顯的白斑,在黑褐色的體羽上極為醒目,很遠即可看見,這是區(qū)別其他雕的主要特征?;钑r兩翅平直,滑翔和翱翔時兩翅亦不上舉成‘V’字形;同時飛翔時尾羽收得很緊,不散開,因而尾顯得較窄長。幼鳥頭皮黃褐色,背具黃褐點,飛翔時尾常散開成扇形。
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地帶,尤喜混交林和闊葉林,常單獨活動?;虬肯栌诳罩校蜷L時間的停息于空曠地區(qū)的孤立樹上或巖石和地面上。主要以嚙齒類、野兔、雉雞、石雞、鵪鶉、野鴨、斑雞等小型和中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為食。繁殖從摩洛哥、西班牙、非洲西部和北部至南歐、東歐往東到貝加爾湖、伊朗東北部、印度北部和中國。越冬于非洲東北部和印度,偶爾到朝鮮和日本。
野牦牛(拉丁學(xué)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同類,四肢強壯,身被長毛,胸腹部的毛幾乎垂到地上,可遮風(fēng)擋雨,舌頭上有肉齒,兇猛善戰(zhàn)。是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為青藏高原特有牛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棲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人跡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間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種環(huán)境中,是食草動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肅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西藏馬鹿(學(xué)名:Cervus elaphus wallichii)被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是在150多年前,在《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中,西藏馬鹿排在中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唇鹿之前,學(xué)名叫“馬鹿西藏亞種”,國家保護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又叫錫金紅鹿。雄性有角,一般分為6叉,多8個叉,茸角的第二叉緊靠于眉叉。夏毛短,通體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qū)。喜歡群居。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生產(chǎn)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堿。9-10月份發(fā)情交配,孕期8個多月,每胎1仔。分布于中國西藏。
企業(yè): 廣州澳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 18922128751
電話: 020-82185020
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qū)思成路35號03棟B座8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