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據(jù)經(jīng)典記載,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囑咐,不入涅槃。十八羅漢的完整套圖(18張) 公元2世紀時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慶友作的《法住記》中,記載了十六阿羅漢的名字和他們所住的地區(qū)。這部書由唐代玄奘法師譯出之后,十六羅漢便普遍受到我國徒的尊奉。到五代時,繪畫雕刻日益興盛起來。后來畫家畫成了十八羅漢,推測畫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和譯者玄奘也畫在一起。但后人標出羅漢名字時,誤將慶友列為第十七位住世羅漢,又重復(fù)了位阿羅漢賓頭盧的名字成為第十八位。雖然宋代已經(jīng)有人指出了錯誤,但因為繪畫題贊者有名書畫家和文學家,如貫休、蘇東坡、趙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羅漢很容易地在我國流傳開來。關(guān)于十六羅漢的雕刻,最早的是杭州煙霞洞吳越國吳延爽發(fā)愿造的十六羅漢圓雕坐像。
歡喜羅漢迦諾迦代蹉——歡喜羅漢孫善郁歡喜羅漢除盡、玉宇澄清 揚手歡慶、心花怒放迦諾迦代蹉,是古印度論師之一。論師即善于談?wù)摲饘W的演說家及雄辯家。有人問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釋說: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快樂之喜。又有人問他:“何謂之高慶?2、羅漢與世無爭,六根清凈,沒有任何的貪念,生活簡單快樂,象征可以除去一切煩惱,生活無憂無慮?!彼f:“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覺的快樂,就是高慶。例如誠如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彼谘菡f及辯論時,常帶笑容,又因論喜慶而名聞遐邇,故名喜慶羅漢,或歡喜羅漢。
過江羅漢跋陀羅——過江羅漢孫善郁過江羅漢身負經(jīng)卷、東渡傳經(jīng)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跋陀羅三字,意譯是賢,但這位羅漢取名跋陀羅,是另有原因。原來印度有一種稀有的樹木,名叫跋陀羅。他的母親懷孕臨盆,是在跋陀羅樹下產(chǎn)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并將他送去寺門出家。相傳東印度群島的,初是由鈸陀羅傳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東印度群島中的爪哇島去傳播佛法,因此稱之為過江羅漢。他由印度乘船到東印度群島中的爪哇島去傳播佛法,因此稱之為過江羅漢。
沉思羅漢羅怙羅——沉思羅漢孫善郁沉思羅漢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沉思羅漢那尊塑像俗稱沉思羅漢,他的特征面相豐腴、蠶眉彎曲、秀目圓睜、敦厚凝重的風姿之中帶有逸秀瀟灑的氣韻。羅怙羅多是印度一種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認為日食月宜是由一顆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這位羅漢是在月食之時出世,故取名羅怙羅多,即以該蔽日月之星命名。沉思羅漢沉思瞑想,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趨凡脫俗。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時能行人所不能行。 他的沉思,就是獲取智慧與行動。長眉羅漢阿氏多——長眉羅漢孫善郁長眉羅漢巴林石雕長眉羅漢慈祥老者、得道高僧通察大千,心領(lǐng)神會阿氏多是梵文無比端正的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