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會議室混響時間的選擇
根據語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擴聲系統(tǒng)設計的需要,應盡可能采用短混響。但在大容積的會議室內選用短混響,特別是控制低頻混響,就會增加投資,同時也難以實施。因此,確定既能滿足語言的良好聽聞,又能節(jié)約投資的合理的混響時間值,應根據容積大小而定。
有關會議室的混響時間,很多文獻內有介紹,但有較大的出入,特別在大容積會議室內,國內外提出的推薦值,差距較大。對此,我們通過對國內42個大小會議室(或以會議為主的會堂)的聲學調查,進行統(tǒng)計分析,提出了隨容積變化的混響時間建議值。
建議值允許有±0.1s的變動范圍.此外,當容積小于30m3時,不必低于0.4s,當容積大于40000m3時,不應大于1.9s。根據調查,當大容積會議室,混響大于1.9s時,語言清晰度都較差.必須通過分散式擴聲系統(tǒng),即每個座位的椅背上配置小功率揚聲器,滿足其聽聞效果,這時還須設置聲延遲系統(tǒng).這無論在增加投資和日常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
學校多功能廳主要建聲設計技術指標
根據學校多功能廳使用功能及規(guī)模的不同分別確定廳內聲學的音質參量指標,并作為聲學設計,以及室內設計必須考慮的原則。一個廳堂的主觀音質效果可以通過一些客觀聲學指標,即可測量的室內聲學參量來描述,根據ISO 3382[1997(E)]文件中對這些參量的統(tǒng)一定義,對于一個廳堂來說,下述的客觀參數十分重要,選定以下客觀參量作為設計指標:
1、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用以描述學校多功能廳內混響感的客觀指標,是區(qū)別不同用途廳堂的重要的聲學指標;
2、廳內聲場不均勻度,用以描述廳內各位置聲場分布均勻程度的指標,以不同位置的聲壓級差值來表示;
3、聲場力度,用以描述觀眾廳相對聲場強度、響度;
4、明晰度,用以描述音樂的明晰程度;
5、清晰度,用以描述語言的清晰程度;
6、側向聲能,用以評價聲場內空間感、環(huán)繞感;
7、廳內允許背景噪聲值,描述室內聲環(huán)境安靜程度的指標,以dBA或噪聲評價曲線NR來表示;
室內音質評價指標是依據ISO 3382[1997(E)]標準制定,因此可作為室內音質評價的國際化標準。為了取得較好的音質效果,這些參數的數值范圍的得出是基于大量的測試研究工作和實際經驗。在這整個設計過程中,可以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對學校多功能廳裝修方案進行分析,可以預先測算出上述客觀音質參量,以達到對學校多功能廳室內音質效果的預評價。
演播室降噪
門窗
演播室的門窗應該具有良好的隔聲作用,門的隔聲量主要取決于它的質量、剛性以及氣密性,一般質量密度大的材料隔聲效果好,所以門的材質一般選用質量較大的材料。由于這種門比較笨重,使用不方便,現(xiàn)在播音室門的設計一般采用輕質材料 制作,在三層13mm厚的木板中夾兩層11mm厚的玻璃棉,兩面再各加一層五合板和一層木飾面板,門框及門的邊緣敷上毛氈對門縫進行密封,也能起到很好的隔聲效果。如果對播音室的窗吸聲、隔聲要求嚴格,可以采用雙層隔聲玻璃,另外在窗外設計對開窗,窗用吸聲材 料做成,錄播時都需關閉。
地面
播音室室內地面的設計除了要有一定的吸聲作用外,還要考慮美觀、清潔等方面的因素。一般采用干式浮筑地面、木地板或者鋪吸聲地毯等,有利于降低室內的混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