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通常人們認為鋼琴有近300年歷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師B·克里斯托福里所創(chuàng)制的現(xiàn)代鋼琴的前身。在以后的200多年,又不斷改進完善,方成為我們看到的現(xiàn)代鋼琴。然而,鋼琴的整個演變過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現(xiàn)代鋼琴出現(xiàn)之前,鋼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們稱這一階段的鋼琴為古鋼琴。現(xiàn)代鋼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鋼琴質的發(fā)展與飛躍。希爾伯曼的學生斯泰因(JohannAndreasStein,1728-1792)在德國奧格斯堡開始了鋼琴的制作。若沒有古鋼琴所發(fā)展的“量”的積累,也就不會產(chǎn)生1709年古鋼琴“質”的飛躍。
斯泰因之后進行了改進,發(fā)明了Prellmechanik擊弦機,加入了擒縱機構,完善了延音踏板。斯泰因的女兒Nannette Streicher和女婿Johann Andreas Streicher在維也納繼續(xù)鋼琴制造的生意,他們是貝多芬的朋友,貝多芬擁有一臺Streicher鋼琴。同一時期在維也納還有其他鋼琴制造師,包括Anton Walter,他制造的鋼琴的音量Streicher鋼琴大一些。為保護琴鍵內(nèi)臟的毛毯免受蛀損,可在鍵盤下和琴廂內(nèi)放些樟腦丸等防蛀咬物品,保持樟腦味的一定濃度。Walter是莫扎特的朋友,莫扎特在1781時購買了一臺Walter鋼琴。
鋼琴選購常識
一、音色的選擇:不同的人對音色有不同的愛好,比如有些人喜歡比較“亮”的音色,有些人則喜歡比較“柔”的音色。但是,飽滿的低音,結實的中音及清脆的高音是基本的要求,更長的尾音,甜美的泛音及從一個鍵到后一個鍵有著均勻的音色也是重要的求。
二、琴鍵的靈敏度:琴鍵的反應必須快過手指頭的反應,則為靈敏的觸覺。再加上每一個鍵的感覺要均勻,輕重適中,彈起來手指頭舒服沒有阻礙,則為好的機械,避免選擇輕而浮,輕而澀,重而浮或重而澀的琴鍵。